第1章 新帝登基(1 / 1)

永寧三十一年,嘉禾皇帝駕崩,太子慕容祈景承繼大統,改年號乾熙,三月初八,登基大典如期舉行,尊新帝生母懿德皇後為懿德仁皇太後,福晉寧雲霓為皇後,側福晉蘇雲意為雲妃,側福晉顧月歆為柔妃,剩餘王府內侍妾也依次得到了封賞。前朝也形成以擁護太子一黨的正一品昭武大將軍蘇彥,從一品太子太傅蕭傅,正一品右丞相沈瑾穆為首的百官形式,自此新一輪的爭鬥風波也開始了。

料理完一切事宜後,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選秀也漸漸拉開帷幕。沈府內,剛剛下朝的沈瑾穆回到家,恰逢沈家一眾子輩、孫輩給沈家祖母請安的時辰,沈瑾穆便直奔沈家祖母的墨韻堂去了,此刻墨韻堂內沈家祖母端坐在主位上由小輩們陪著玩笑,見沈瑾穆匆匆的走進來,祖母見沈家家主沈瑾穆匆匆進來便知有要事便斂起了笑容。

“孩兒給母親請安”沈瑾穆風塵仆仆的走進墨韻堂卻也沒忘了禮數。“可是有什麼事情,讓你這樣著急”祖母詢問道。

“今兒下了朝,皇上便吩咐禮部邊開始準備著選秀的事宜,前兩年太子大婚,我們沈家沒有合適的女兒去參選,幸虧兒在新帝登基時出了一份力,便也被皇上算做功臣,隻是我們後宮無人,卻是吃虧,如今選秀在即我沈家總是有人了,對我們家來說,卻是大喜。”“若初,清玥,清瑤,佩瑜都到了適選的年紀,且看他們自己命運如何吧”祖母道。“母親說的是”沈瑾穆道。

要說這沈家也是百年大族,族中子弟萬千,且沈家向來以能者居家主,當年沈瑾穆十五歲便高中狀元,十六歲入仕。二十七歲任正二品吏部尚書便接下家主之位,如今三十有二便官拜正一品丞相,也曾是臨越國一大傳說。

所以,與沈瑾穆同出一母的二爺三爺便順利成了沈家主支,隻是一母同胞性格卻大不相同,沈瑾穆年少神童,後聽從家裏安排與清河崔氏成婚,婚後夫妻二人相敬如賓,與崔氏誕下一女二子,沈若初,沈淮逸,沈淮安”雖有兩位妾室,也有庶子庶女但大多不成氣候。

二爺生性風流,至此大夫人無所出,反倒庶女眾多,二小姐沈清玥和三小姐沈清瑤便都是二室姨娘所出,至於三爺,是個愛雲遊四方的的性子,這些年四處放任地方官,與夫人遊曆大統的大好河山。夫妻二人伉儷情深,育有四小姐沈佩瑜,一直養在府上大夫人身邊,也是府上僅有的兩位嫡小姐之一性子更是絕無僅有的好。

這便是眼下沈府能送去選秀的適齡小姐,其餘下邊的小姐公子們便都是庶子淑女,便不提了。

沈若初從祖母的墨韻堂出來便深深的歎了口氣,侍女靈薔在身邊應道:“小姐不是很想入宮嗎”。“我入宮與否便罷了,左右也是世家培養出來的嫡女,肯定是要被送進宮的,隻是可憐四妹妹那麼好的人,也要被送進那四四方方的天裏,像隻鳥一樣被圈著。”

“大小姐請留步”大夫人身邊的侍女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待沈若初回頭,那侍女三步並兩步的走了上來喊道“大小姐,大夫人請您到披香苑”,隨即沈若初來到了披香苑,走進正堂內“孩兒給母親請安”沈若初標準的禮節無一不展示嫡女的教養,“平身吧”崔氏的聲音剛剛響起,沈若初緩緩起身卻看見沈佩瑜也趕了來“給大伯母請安”“平身吧”隨著崔氏的聲音響起,二人皆入了座。

崔氏繼續開口道:“當今聖上剛剛登基,選秀充盈後宮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作為沈家子女這也是你們的責任,隻是作為母親,我更要囑咐你們即使做不了寵妃,也不可得罪宮中貴人,要保全自身性命啊,一入宮門深似海,我也隻能囑咐你們這麼多,剩下的路還要你們自己走呀”

沈若初和沈佩瑜齊聲應著,崔氏又囑咐了許多,直到午膳時分才讓二人離開。“我知你不願入宮,我知你清醒的很我便不拿那些虛話安慰你了,一同去我屋裏用午膳吧,像以前我們一起上學那樣”沈若初對沈佩瑜說道。“聽姐姐的”沈佩瑜答道,二人便往沈若初院內走去,一路上二人皆無言。

隻是在路過沈清玥和沈清瑤兩姐妹苑中時,便聽到周姨娘的聲音在裏邊傳來,“我的女兒們這麼好看必然能中選,到時候姨娘我在這沈府裏,也能揚眉吐氣呢”“姨娘放心,我們姐妹二人必定為姨娘爭出一份前程”沈青玥答道。

沈若初和沈佩瑜無奈的笑一笑,二爺一脈周姨娘膝下的兩位小姐是最大的,周姨娘占盡了不少好處,二爺的原配夫人趙氏本來也是世家女子,隻是成婚後二爺便全是風流債,早年趙氏也計較過隻是都無疾而終,還要替二爺處理在外邊惹下的風流債,漸漸的開始終日不出,與吃齋念佛為伴這才讓周姨娘占盡好處,隻是終歸是一個妾室,用沈若初的話來說就是眼皮淺,嘴上還沒有把門的,讓教養出來的子女注定不會有什麼長遠眼光,就好似眼下一般,青天白日的便說出這麼不要命的話。

沈若初也沒多管事,拉著沈佩瑜走了,直至用完午飯沈佩瑜說還要準備一下便離開了。次日天剛剛亮四頂小矯從沈府大門抬出直直抬往皇宮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