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從始皇帝起,中間參雜夏商周三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曆朝八十有三,有皇帝四百九十四位,更有夏後(夏朝成君王為“後”)十七,商王三十,周天子三十七。
此時,曆朝曆代所在的時空,天上都出現了一個巨大黑洞,從中伸出一塊長八尺,寬六尺的屏幕,百姓或覺神跡現世,或覺天罰降臨,引得天下人人自危,帝王們有的心虛不已,有的大笑連連。
秦王政三十年,始皇帝嬴政欲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天空之上出現的天幕讓眾人駭然,更有六國餘孽曰:“嬴政暴虐無道,此乃天罰之兆。”
有司言於鹹陽宮曰:“陛下,天機預警,泰山封禪不可輕舉,願陛下三思而後發。”
嬴政走出鹹陽宮,揮了揮衣袖,道:“朕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取‘皇帝’二字以禦天下,何以不可泰山封禪耶?”
漢武帝元狩四年,天子發十萬騎,隨馬十四萬匹,步卒數十萬,大將軍、票騎五萬,分東西二道漠北。
逢匈奴左賢王部。票騎乃引兵急攻之,左賢王敗走。捕屯頭王、韓王三人及匈奴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擊之七萬,匈奴左賢王兵幾盡沒。其後票騎將軍追至狼居胥山。為慶勝,去病增封狼居胥山上,祀天封,又禪姑衍山,以臨瀚海而還。武帝率文武百官於殿前迎接,恰逢天幕現世,百官賀之,曰:“陛下一更一例,鹽鐵官營,藏圖書,擅儒術,開繒帛之路,北擊匈奴,開於朝鮮,南討閩越,開疆拓土,立太學之屬,實乃千古之帝也。此乃神跡現世,乃為陛下賀,為大漢賀。”武帝大喜,駐而觀之。
貞觀二年,玄武門初已,世民即帝位者明年。忽蝗,命玄武門雕爭,會無忌等計之,於長孫無忌等謀之。突然出現的天幕吸引了眾人。
是天意所指示乎?李世民心中疑惑不已。
(開元十三年四月)癸酉,令朝集使各舉所部孝悌文武,集於泰山之下。五月 庚寅,妖賊劉定高率其黨夜犯通洛門,盡擒斬之。六月乙亥,廢都西市。冬十月癸醜,新造銅儀成,置於景運門內,以示百官。辛酉,東封泰山,發自 東都。十一月丙戌,至兗州岱宗頓。丁亥,致齋於行宮。己醜,日南至,備法駕登山, 仗衛羅列嶽下百餘裏。詔行從留於穀口,上與宰臣、禮官升山。庚寅,祀昊天上帝 於上壇,有司祀五帝百神於下壇。禮畢,藏玉冊於封祀壇之石感,然後燔柴。燎 發,群臣稱萬歲,傳呼自山頂至嶽下,震動山穀。上還齋宮,慶雲見,日抱戴。辛 卯,祀皇地祇於社首,藏玉冊於石感,如封祀壇之禮。壬辰,禦帳殿受朝賀,大 赦天下,流人未還者放還。內外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等,四品已下賜一階,登山官封 賜一階,褒聖侯量才與處分。封泰山神為天齊王,禮秩加三公一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