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青臉色陰沉下來,盯著李富榮問道:“這消息是從哪兒來的?他們直接來到咱們村子裏了嗎?村裏麵的村民是什麼反應?”
“他們人沒有過來,是後灣村的人過來打豆腐,然後跟咱們這邊的村民說的。那兩個知青去了他們大隊那裏,咱們這裏他們沒有過來。現在村裏麵的人都想把杮餅賣給農場那邊,畢竟人家給的錢多。”李富榮謹慎地回答道,就怕李又青生氣,會牽連到他。
最近,他在豆腐坊裏麵一天到晚的幹活,身體雖然勞累,心情卻放鬆不少,因為李又青一直在外麵,沒怎麼回來。
如今這丫頭剛回來,還沒有對他動鞭子,一個眼神他的背就開始疼起來了。
李又青心裏十分生氣,河對岸的知青是什麼意思?
附近的村民會去采摘柿子做柿餅,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楊樹坡村要收柿餅做副業。
如今這些人看到了這裏麵的收益,就想過來挖牆頭嗎?這麼做未免也太不道德了。
李又青暗暗咬牙,你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就算她的生意做不成,也不會讓他們那邊撿現成的便宜。
李又青放好自行車,到了此時還不忘問李富榮:“這麼久了,李家的回信還沒有到嗎?”
李富榮連忙回答道:“我一直在家裏,郵遞員根本就沒有來過,可能還要再等等。”
李又青看李富榮最近的表現還算老實,也不再逼問他,轉身便走出豆腐坊去找楊青山,合計一下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剛過了三岔口,進入村子裏麵,便碰到了急匆匆趕過來的楊大隊長。
楊青山看到李又青後,眼中一亮,立馬小跑幾步,迎著李幼清問道:“你聽到消息了沒?河對岸的知青跑來收柿餅的事,我是真沒有想到,他們那些人連這點東西都要跟咱們爭,這也太氣人了。”
楊大隊長再笨也知道,隻有好事才會有人爭,河對岸的農場會看到這些杮餅,自然也是因為能賺錢。
李又青點點頭開口道:“隊長,你知道多少?我是剛聽到消息,就急忙過來找你,想問清楚一下,好決定接下來該怎麼辦?”
楊隊長長歎口氣:“我去旁邊幾個村裏都打聽了一下,他們都被那兩個知青拜訪過了,人家給三分錢一斤的價格,比咱們的高,那些人自然就答應賣給河對岸了。”
李又青看著楊隊長愁眉苦臉的樣子,開口問道:“那些人答應了賣給河對岸,但東西是不是還沒有給?錢自然也還沒有收到,也就是說生意還沒有達成,對不對?”
“這是當然,那兩個知青過來的時候,咱們的柿餅才剛曬沒多久,現在就等著掛霜呢,再過兩天就差不多了。做生意本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再說那些人到時候也要檢察質量呢。”楊隊長回答道。
“那咱們就還有機會,我們四分錢收,隻不過到時候需要隊裏幫我背一段時間的欠款,等杮餅賣出去,咱們就能回本。”李又青聽了楊隊長的話,眼神堅定的說道。
楊隊長口吻遲疑:“這不一定行吧,第一是咱們沒有這麼多的錢,第二村民們也不會同意欠款吧?”
李又青開口勸道:“隊長,這事咱們兩人知道就行,先不讓村民們知道。我手裏還有點錢,也不需要欠款多久,你就仔細思量一下,那些知青們都知道杮餅是好東西,會來跟咱們搶著收,咱們把這些東西先攥到手裏,還能虧得了?”
楊隊長不說話,幾個村子下來,少說也得有四五千斤的杮餅,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而且李又青已經背著一百塊的外債了,楊隊長不得不謹慎考慮。
李又青心中也猜得到楊隊長的顧慮,她想了想又開口道:“隊長,我知道這不是個小事。這樣吧,我安排人去河對岸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多知道一些消息。
我想著,如果那兩個知青要大量收購這些杮餅,他們肯定也要出去找銷路的。這樣的話,他們肯定會提前請假出農場,去他們想到的地方跑訂單。
咱們趁他們回來之前,先多花一分錢把這些杮餅全都給攥到手裏,如果到時候咱們的銷路不好找,就算是賣給河對岸的知青,也可以趁機提一下價扒他們一層皮,讓他們知道咱們的便宜也不是好占的。”
楊隊長對於河對岸的那些作為也是十分的生氣無奈,覺得那些人手段卑鄙。
如今聽到李又青這樣說,便也不再猶豫:“你去吧,安排一個人打聽清楚一些,如果他們真的出去找銷路了,那咱們就趁著這個機會,把那些杮餅趕快給收購上來。這一次,咱們也下個血本,怎麼著也不能讓對岸撿了咱們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