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禦史台還是語事台?(1 / 2)

盛夏,日光毒辣。

矜朝的京城--矜城,即使在這樣炎熱的正午,也依然熱鬧。隻不過路邊的商販們撐起了大傘為自己遮蔭,而路人們也都紛紛走進酒肆茶樓裏避暑,迫不得已必須要趕路的行人們,要麼撐起了自己的陽傘,要麼就順著路邊慢慢地走,蹭著商販們大傘的陰涼。

矜城盛夏的正午,繁華又靜謐。

開陽街連通皇宮和南城門,是矜城最為熱鬧的一條大道了。高檔的商鋪鱗次櫛比,走卒攤販們也是絡繹不絕。不過此時的日頭太狠,開陽街上也沒幾個人願意頂著日頭逛街了,倒是五彩繽紛的大傘小傘摩“肩”擦“踵”琳琅滿目的。俯瞰開陽街,花樣紛繁的拱形的傘,倒是構成了一片起伏的色彩的海洋,也算是開陽街的盛夏一景了。

可是今日在那光彩陸離的海洋之中,卻有一個淺灰色的身影,頂著烈日,在波浪中沉浮。

那少年二十歲左右的光景,一襲淺灰色的棉布薄袍,袍子上鑲著銀灰色的絲綢邊,腰間是墨藍色的腰帶。少年長得秀氣,細眉圓眼小翹鼻,嘴唇有些厚度,顯出了一絲憨厚,但在他那張白淨的小臉上也並不突兀,眉宇間頗有些讀書人的清高氣質。

少年的手中拿著一張紙,在人群之間穿梭,見人就給他看自己手中的紙,應是在打聽著什麼。

如果有關心朝政的人仔細看一看那個少年,就會發現,這個衣衫微亂滿頭大汗的少年正是去年的新科狀元,剛剛入朝為官卻又很快就辭官回去經營自家武館了的宋景風。

對於宋景風來說,當官的日子並不像是表麵看上去那麼風光,反倒是辭官後的生活讓他覺得很平靜。然而,平靜的日子隻過了兩月有餘,就在昨日傍晚,結束了一天的忙碌的宋氏武館卻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監察禦史居源。

監察禦史雖然隻是個從八品下的小官,但隸屬於禦史台,管的事兒還是挺重要的。

居源一進門,先是恭維宋家姐弟一武一文年少有為,再是稱讚宋氏武館威名遠揚培養出了不少武狀元,然後可惜宋景風滿腹才學卻無用武之地,最後才終於說出了他的來意--他想要為宋景風介紹一份工作。

宋景風以前在朝為官的時候,曾與居源有過幾麵之緣,但完全算不上熟,怎麼這會兒卻來上趕著給自己介紹營生了呢?別是有什麼坑吧?

可是居源很明顯是個人精,剛一看出來宋景風有拒絕的意思,不等他說出口就趕忙暗示宋景風--這都是上麵的意思,他之所以先扯了這麼一溜十三道的,主要是因為上麵不想聲張此事,但不論上麵想不想隱瞞,都並沒有給宋景風拒絕的餘地。

宋景風暗想,這監察禦史的上麵,人可就多了,難不成還是禦史大夫想給自己介紹工作嗎?為啥啊?

不過居源對此絕口不提,宋景風也不敢問。隻好今日巳時在居源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開陽街上的一棟老樓之下。

宋景風抬頭一看牌匾--梅蘭酒坊。

宋景風:......

監察禦史介紹自己來酒坊?學釀酒嗎?還是練習跑堂啊?

居源卻壓根兒沒進酒坊,反而是帶著宋景風走到了樓側,上了二樓。

二樓看起來也是一家店鋪,牌匾上寫著六個大字:語事台偵探屋。

雖然宋景風不得不承認,寫這牌匾的人書法造詣實在是高,但還是對這家店的店名頗為無語。

禦史台的官員介紹自己去語事台工作。

這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冷笑話嗎?

宋景風看著居源敲了半天語事台偵探屋的門,門內這才響起了拖拖遝遝的腳步聲。

門一開,宋景風定睛一看,隻見開門的是一個高大精壯的男子,濃眉大眼、眼窩深遂、鼻梁高挺,五官像是被技藝高超的雕刻家刻在那張臉上似的。那男子顯然是剛被居源的敲門聲吵醒,衣衫不整,隻是簡單地用腰帶在腰間隨手一係,白袍的領口微敞,露出了小麥色的胸肌。薄唇微抿,顯然對於被從美夢中吵醒這件事情很不開心。

宋景風比那男子矮上一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男子那精壯好看的胸肌。

宋景風看了看胸肌,又想了想自己,不禁哀歎:就連一個睡懶覺的人,身材也練得比自己這個開武館的要好得多啊!

撇開宋景風的胡思亂想不說,被從美夢中吵醒的人肯定是開口沒好話的。

“幹嘛?!”那男子的聲音有些低沉,但很好聽,隻是由於剛醒來所以帶了些鼻音,“偵探屋大清早的不接活,你等再過一個時辰再來。”

居源無奈,“老大你倒是睜眼看看,是我啊!再說這都快午時了,還大清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