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想創造一個瘋狂的...(1 / 2)

而張東城沉浸在他的電影世界當中,他現在的生活可是高強度高節奏的,每一分鍾都恨不得掰開成一百二十秒,他根本不像是某個陰險的小人,隻會躲在角落裏陰謀著盤算著。

現在,隻有電影,隻有沙漠中那一望無際的孤寂與飛揚千年的沙塵,以及整個劇組。

藝術指導總監艾倫·卡梅倫(allancameron)在伊爾富德找到了一座休眠火山,整個哈姆納塔的外景都是在這裏搭建的。

艾倫是環球影業推薦的人選,張東城對此毫無異議,他並不想大權獨攬不由任何人觸碰,與之相反,美國電影百年曆史造就了無數專精於本專業的人才,很明顯艾倫就是這樣的人。

在專業上無懈可擊,在為人上開朗大方,一旦開始工作,便會化身工作狂人,將一切都扔下,隻是為了電影而竭盡全力。

張東城對艾倫挑選的這個地點非常滿意,他覺得把“一座城市隱藏在死火山的火山口裏這非常合理,除非進入沙漠深處,否則你絕對看不到

。而且如果事先不知情,你也肯定不會想要到火山裏麵去找。”

劇組的工作人員對火山進行了一次測量,以便可以在另一個片場,位於英格蘭薩裏郡的謝珀頓工作室對石柱和雕像的精確和比例模型進行複製,影片所有涉及亡靈之城地下通道的鏡頭都是在這裏進行拍攝。

電影的另一些鏡頭是在英國拍攝的,那是張東城的第二故鄉,張東城可是對自己成名之地充滿感情,因此沒有改動原來時空中電影的安排。

這些複雜而講究的外景搭建耗費了整整八個星期的時間,如果你覺得八個星期太長,但在原來的時空中,這些場景的布置卻是花費了十六個星期!

在張東城帶頭瘋狂工作的帶動下,環球影業的高度重視下,這一時間縮短了一半,按照張東城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不能等待,現在去做,馬上去做!

他不是像其它的導演那樣,拍上上千個無用的鏡頭,然後讓剪輯師在一團亂麻中剪出精彩的電影,而是仿佛那些應該搬上電影院大屏幕上的鏡頭就存在於他的腦中,一個接一個,一絲一毫都不會亂。

張東城是個天才!

僅僅拍攝了兩天,所有的劇組人員都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可能在美國好萊塢的名氣還不大,但拍攝電影的速度全好萊塢第一的現實是無可爭辨的。

拍起來快,但場景搭建卻不能再快了,八個星期的外景其中還包括片尾需要動用特技效果製作的玻璃纖維柱體鏡頭。

而同期搭建的另一個大型外景是在英國的查塔姆造船廠搭建的,將尼羅河上的吉薩港增大了一倍,有183米長,其中有“蒸汽火機和牽引發動機,三台起重機,一輛開放式雙馬馬車,四馬大車,五匹經過打扮的馬和相應的馬夫,9組驢和騾子,還有為300位經過裝扮臨時演員準備的市場攤位和阿拉伯風格的房間。

電影的準備工作是枯燥而繁重的,但這一切都比不上沙漠的可怕,劇組人員們很快便會體會到這一點。

不過大家在撒哈啦沙漠中被太陽曬脫了皮之前,總算有段不那麼可怕的日子可以過。這裏是電影的開頭,非洲國家摩洛哥曆史古城馬拉喀什。

馬拉喀什像一塊內地的磁石,吸引著來自南方的龐大駝隊,對於他們而言,這片綠洲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美的城市。如今的馬拉喀什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使難以數計的遊客對它趨之若鶩,紛紛探究這裏中世紀的傳奇和神秘。炎熱、塵土、泥磚堡壘使馬拉喀什成為獨一無二的非洲摩洛哥城市。

在阿拉伯語裏,“馬拉喀什”意為“紅顏色的”,其原因是當年的城牆采用赭紅色岩石砌成,迄今基本保存完好。沿著舊城區紅色城牆漫步,眼前所出現的景象仿佛讓人又回到那遙遠的中世紀時代。城內的傑馬·埃勒·夫納廣場是最繁華的地方,每當午後,人們從四麵八方彙集到這裏,觀看廣場上的露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