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皇上,微臣有本要奏。”兵部尚書在朝堂上沉聲說道。
坐在龍椅上的大魏皇帝頓時眉頭一緊,不自覺地攥緊雙手。
“愛卿,請講。”
兵部尚書依然躬身低頭,雙手緊緊握住笏板,擋在頭前。
顫聲道:“遼國使者提出讓我朝立即朝貢,300萬兩白銀、一萬匹良馬、500萬單糧食……,否則就要與我國兵戎相見。”
“哼!豈有此理,北蠻遼國欺我太甚,毫無信用可言。”皇帝趙佶憤怒地拍向了麵前的桌子。
大魏北方緊鄰遼國。
遼國是馬背上的民族,尤為好戰,常年騷擾大魏,使百姓苦不堪言。
大魏不勝其煩,已經割讓了十八個州的土地給遼國,又每年給大遼提供錢糧,這才達成了和平相處的約定。
眼下距離上次朝貢才過去4個月,沒想到遼國竟又提出附加朝貢。
憤怒過後,冷靜下來的趙佶道:“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朝堂中,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一人敢言,然後不約而同低下了頭。
趙佶看此情況,又羞又怒。
用手指著兵部尚書道:“你告訴朕,現在如何是好?”
兵部尚書將頭再次向下低了低。
“微臣認為,遼國可能是遇到了難處,才提出此等要求,吾等應給予滿足。”
趙佶微微呼出了一口氣。
遼國武力強於大魏,這是事實,但此等窩囊的話語必須得讓臣子說出來,否則帝王顏麵何存。
隻是現在國庫空虛,湊不上300萬兩白銀,這可如何是好。
“啟稟陛下,微臣有一良策。”戶部尚書手持笏板道。
“愛卿請說。”
“稟陛下,益州有一富商公孫弘,其原本是貴族之後,但其祖父犯下罪過,導致後代貶為商籍”
“公孫弘其人頗具經商之道,家中財富甚多,且家中隻有獨女。”
“隻要讓其女和皇子聯姻,可解遼國之急。”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竊竊私語。
“讓皇子和商賈之女結婚,成何體統。”
“萬萬不可,皇子如此尊貴,怎可與賤籍成婚。”
“是啊!霍亂綱紀,霍亂綱紀啊!”
“想當年大魏皇族,何其壯哉,如今竟要淪落於此,臣等愧對先王!”
趙佶見此情況咳嗽一聲。
“我看不如諸位愛卿將家中俸祿拿出來湊一湊如何?”
“這……這……”
“皇上,臣等一向錦衣素食,家中並無多餘糧財。”
“不如就依戶部尚書的意見,與那公孫士聯姻,此乃良策。”
趙佶看到群臣如此狡詐,也是毫無辦法。
遼國武力強大,讓本就羸弱的大魏丟掉了最後一點骨氣。
趙佶能做的也隻有把鍋甩給群臣,希望史官在後世的記載中放過自己。
“朕有七位皇子,不知哪位更適合聯姻。”
禮部尚書:“大皇子英明神武、勵精圖治,頗有皇上英姿,又是嫡長子,所以不適合與商賈之女聯姻。”
戶部尚書:“三皇子雖是老臣女婿,但老臣舉賢不避親,”
兵部尚書:“四皇子驍勇,在我朝西部前線指揮作戰,一時間恐難回朝。”
吏部尚書:“五皇子上周剛娶了鎮南王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