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村,位於南晉國東南角的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相傳這裏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國一位將軍的陵墓。但是由於戰亂和國家的變遷,這裏就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莊。隻能偶爾聽村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再述說以前這位將軍的輝煌了。
戰亂不止,王陵村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倒是來了很多逃難的外鄉人在這裏紮根生存。
使傳說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不過,位於王陵村南邊十裏外的大山,相傳那個將軍的陵墓,可能清楚過去發生的故事。
當然,我們的主人公楊明知道,單純的聽以前那位將軍的輝煌故事顯然不能填飽肚子。對於像他這樣的外來人的後代,老老實實的幹活才能填飽肚子。
楊明,住在王陵村北頭,六十年前,他的爺爺由於戰亂逃難來到了這裏。然後順理成章的在這裏娶妻生子,生活了下去。
作為一個逃難的外鄉人,楊明的爺爺在閑下來的時候經常和楊明說年輕時逃難的生活。
“當年我們那一批人一路往東逃,越往東走,逃難的人越多。但我身邊的人卻越走越少。他們全部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了……”
“為了活下來,什麼都吃啊!野菜吃完了吃樹皮,樹皮吃完了吃土。就連大雁屎我也是吃過呀。全都是為了活下去呀……”
“小明子呀,這一路上我經曆了生生死死,明白了很多道理。”
“做人呀!最輕賤的就是臉皮!最難測的就是人心……”
楊明的爺爺雖然已經離世,但這些話全被楊明默默地記在心底。
如今,楊明剛滿十四歲,每天的任務就是上山砍柴,如果運氣好一點的話還可以搞點野味給家裏人加加餐。
楊明外表長的雖不是容顏絕美,但也算是生的齊齊整整。棱角分明的臉龐,濃黑的眉毛,黑亮的眸子,緊閉的嘴唇像是石頭雕刻出來的,一身精神勁十足。
由於每天上山砍柴,楊明臉上和身上被曬得黑亮,手臂和腿上也因上山幹活留了很多疤,但這也顯的楊明身材壯實且修長。
如今,十四歲的楊明胸膛深處隱藏著一顆躁動的心,因為他很想走出這個村子,去外麵的世界闖蕩一番。
當楊明剛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在睡覺前還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楊立說過這件事。他的哥哥聽到這件事後,沉默了一會,笑對楊明說等咱們家裏過好之後,再做打算吧。
這時,楊明才意識到雖然哥哥楊立答應了下來,但並沒有當一回事。也是,楊明的想法多少有點背經叛道。在別人眼中,種地就應該有種地的覺悟!
就這樣,楊明把這種想法放在了心裏深處。楊明也意識到,如果再過兩三年,他自己也可能忘掉了他當初的想法。每天的勞作生活隻會讓他變得像木偶一樣,像村裏其他人一樣,種地養家,結婚生子,就這樣一輩一輩在這個村子生活下去。就這樣安安分分做一個種地的。
楊明如今一家四口人,楊立是他哥。現在每天幫楊爸,楊媽去下地幹活。因為爺爺是逃荒過來的,在這個村子裏沒什麼家族親戚照顧。在楊明眼裏,家裏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了他的哥哥身上。
那天晚上,楊明不知道什麼時候才睡著的。那晚,楊明想了很多也沒想到怎麼才能走出這個村子。那天晚上,楊明心裏更加躁動了。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夏去秋來。重複的生活即將抹除楊明心中念想的時候,事情有了轉機,老天像是要給楊明一個機會似的。
也許那位傳說中的將軍防止被盜墓,也許戰亂的緣故,王陵村幾乎是個與世隔絕的村子。
反正不知怎麼的,這天村裏來了一群人。
這天,快到正午時分的時候,楊明像往常一樣背著柴火往家趕時。看見村中心圍了一群村民。
這裏的村中心其實是王陵村南頭,王姓之人基本上都住在這裏。每次下山都要經過南頭去村北頭,那裏是外姓人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