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隻是序(1 / 1)

曾經有人告訴我,離別,是為了相聚,相聚,隻不過是另一場離別的開始。

很多年以前,在一個桃花盛開的時節,我買了一張南下的車票,你跟我說,桃花隻會在春天盛開,錯過了就隻能等下一年。

我說,離別是為了相聚。桃花再次盛開的時候,就是重逢的時候。

我們沒有互道珍重,隻有一聲再見。

很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桃花每年都會再開,但卻已不再是那一年的桃花。而再見,其實就是就是再也不見。

我叫虞昌和,昌盛和平的昌,昌盛和平的和,我原本也以為就是昌盛和平,後來我才知道,昌盛的是別人,和平的是我自己。

二十四歲是我的本命年,按照一般人的說法,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還好我的本命年卻是有喜。

那一年,羅曉箐帶著青春的氣息來到公司,她在自我介紹時,我知道她在看著我,因為我也一直在看著她。

許多年以後我知才道,建一棟樓需要三年,介紹完一個人需要三分鍾,賣一套房需要三個小時,當上總經理需要十二年,而愛上一個人隻需要一瞬間。

她為我拍了宣傳片,並不是因為我有多優秀,而是有一個叫羅肇洪的男人在我手裏拿下了三十套房,使我成了那個月的銷冠。

而在不久的日子裏,那個男人成了我的導師和嶽父。

宣傳是為了更好的銷售,當宣傳片拍好的那一刻,我卻不想再銷售了。

因為羅肇洪告訴我,銷售售賣的除了房產,還有自己的青春,而購買買進的卻是家和安全感還有溫暖。

這是第一次有人告訴我,家通過購買來獲得。

我遙望著桃花盛開的方向,用一年的提成購買了羅肇洪口中的家,並不是因為要娶羅曉箐,那時的丈母娘還沒有買房的硬性指標,而羅肇洪也不需要一個隻會賣房的女婿。

因為我知道,桃花謝了還會開,而我不能再回到少年。

我學會了經營購買來的家,第一次知道,錢原來可以這樣賺,而羅曉箐也可以這樣追。

羅曉箐不是一個物質的女人,卻是一個數字化的女人,她像羅肇洪一樣對銀行卡上的數字很敏感,也對會讓銀行卡上數字增加的人更感興趣。

我就靠著不多的數字增加正式走進了羅曉箐的人生,並一起經營我們購買來的家。

在我賣出第四百二十三套房的時候,買進了我們的第四十五個家,而這第四十五個家卻沒有羅肇洪所說的安全感和溫暖,隻有銀行卡的一串串數字。

我離開了公司,走進買來的家,我對羅曉箐說,家鄉的桃花開了,我想帶你去看看家鄉的桃花。

我回到夢開始的地方,我信守承諾在桃花盛開的時節與你重逢,桃花還是開得那麼燦爛,卻你卻已不見。

我沒有等來與你共賞桃花的笑顏,卻迎來另一種方式的璀璨。

我清楚地記得那一輛疾駛而過的汽車,也是第一次發現,人可以不需要翅膀也能飛得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