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於建波來說,維護普寧可能隻是一份工作,對於譚耀坤來說,普寧供給著紅星生命80%的血液。

普寧的突然取消供應商資格,讓紅星運營嚴重缺血,即使譚耀坤和李茂林用了渾身解數,仍舊於事無補。

普寧采購部的王經理一直聯係不上,於建波那邊也沒有最新進展,暫停合作已然成板上釘釘的事情。

為了補上普寧的缺,也為了2500個產線員工不至於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失業,紅星內部政策開始發生轉變,所有行政崗位工作的員工全部規劃到市場部,一起下市場做銷售,為公司爭取訂單。

我就在被重新安排人員的行列,我成為了一名新的業務員並且兼著李茂林助理的工作,行政人員身兼數職在紅星今後的兩年內成了常態。

紅星在圈內做代加工的口碑很好,但是這幾年有普寧的關係,市場上一些小單即使找上門,紅星也會有選擇的拒絕。

因為這種單子數量少,一線員工對BOM的了解程度低,操作起來就不熟練,用的工時就長,即使利潤還不錯,紅星也不願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做這些小單,甚至采購多次上門,紅星業務人員也都沒有重視。

普寧解約之後,譚耀坤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些客戶,他讓所有業務人員把自己手中曾聯係過公司的小客戶的聯係方式統一上報,並且時間線追溯到近5年。

然後把這些客戶平均分配到每個新加入銷售隊伍的“業務員手中”,逐一聯係,必須和對方聯係上,把紅星想和對方建立合作關係的想法帶到,並且安排這些業務員親自上門拜訪。 我就被分配到3個這樣的潛在客戶,但是這種操作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時間內基本沒有任何作用。

最近的紅星每天都風聲鶴唳,在普寧解約的半月內,紅星已經停掉了70%的產線,很多年輕的產線工人拿著賠償金已經開始自謀出路,還有很多幹了半輩子的老員工維持著紅星僅剩的訂單。

很多管理層提議,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讓老員工也暫時休息或者延遲發放工資,但是遭到譚耀坤一票反對。

公司借著這件事開了一場管理層會議,李茂林在外爭取新客戶未能及時趕回,我作為李茂林的助理替他出席了會議。

會議一開始,譚耀坤一臉嚴肅,他帶著所有到會人員一起重新看了一下紅星的企業宣傳片,這個宣傳片是去年剛剛新拍的,譚耀坤對這個宣傳片費盡心血,據說連文案都是自己親自寫的。

宣傳片介紹了紅星的曆史從一間70多平的小平房開始到如今占地百畝的工業園區,從30多個員工發展到現在員工2500餘人,這麼多年獲得榮譽無數,並且多次做慈善活動,還是當地的納稅先鋒,深受國內外客戶的信任等等。 整個宣傳片大約5分鍾左右,全文1225個字,全都出於譚耀坤之手。

去年第一次看這個宣傳片的時候,譚耀坤滿懷信心,暢想著未來重新拍宣傳片時,不管是在產線數量還是員工人數都會成倍增長,沒想到一年之後再看這個宣傳片百感交集,能維持住就是天大的願望。

這個宣傳片我並不新奇,在產線,每到午休的時間,廠房裏的大屏幕輪番播放的都是這個宣傳片,並且在入職助理的一周,我每天看的都是這些東西。

在產線時,我曾向班長建議,休息的時候可以放一放電影或者流行歌曲,班長也把建議和管理部門反映過,不過回複石沉大海,宣傳片的內容仍舊出現在大屏幕上。

播放完宣傳片,譚耀坤隨即問了在場的開會人員幾個問題。 “小畢,你來回答一下,公司是哪一年建立的?”,突然被叫到自己名字,畢英傑正在神遊突然被驚醒,在這種場合開會下,自己多半帶個耳朵來就行,這次還被問上問題,突然被叫起讓她一時口誤說“1929年”, “不不不,1992年”畢英傑清醒過來,糾正了自己的錯誤,這些問題她是會的,當時內調的時候,她把這些內容看了幾百上千遍。 譚耀坤心中不喜,之所以問畢英傑,就是譚耀坤確定這個問題小畢可以回答上,為了緩解會議氣氛,隨後嘴角向上揚了一下,仿佛剛才畢英傑講了一個不那麼好笑的笑話。

在場的人大氣都不怎麼敢出,生怕和譚耀坤眼神一對上,就問到了自己,普寧丟了,譚耀坤一肚子氣,誰也不想這個時候觸黴頭。

這些管理層沒有一個是高才生,都是憑借著對紅星的“衷心和入職年限”一步步走到今天,譚耀坤多次囑咐他們要學習企業文化,很多人都是敷衍了事,根本沒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