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雨自幼就生活在定遠侯府,很清楚大戶人家對範了錯的奴婢的處置。現在穆夫人謀劃的事情出了差錯。她很明白,她一個地位低下的小丫環,多半要被拋出去當棄子了。她不敢出賣穆夫人,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丁彩這時才發現,桔子落水的事情並不簡單,她不敢多說什麼,綁好初雨後,匆匆去找李多銀去請郎中。李多銀這幾年經得事也多了,見丁彩這麼著急的找他,就知道桔子遇到麻煩了。他忙請了一位醫術好,嘴又緊的郎中,趕到定遠侯府給桔子看病。
定遠侯府平日裏是有自己常用的郎中的。但是李多銀做為桔子家的世交好友,請郎中來給桔子瞧病,定遠侯也不好拒絕。隻不過,他心裏就不太舒服了。他原本還對桔子有幾分好感。這會兒那幾分好感一掃而空。他就覺得桔子,一個鄉下丫頭,進京沒幾天,就被慣出了一身嬌貴的怪毛病。
穆佑軒急匆匆地趕到郊外,才發現,桔子根本沒有跟著世子夫人一起進香,受傷的隻是個小丫環。隻是馬驚了之後,世子夫子母子很受了一番驚嚇。穆佑軒既然來了,隻能接手後續處理。等到一行人回到定遠侯府,穆佑軒就聽說,李多銀帶著郎中來看望桔子。
李多銀做為桔子的世交兄長,來京城後,就來這定遠侯府看望桔子。隻不過,桔子屬於寄居,李多銀正式入了商籍。大楚朝的商籍,雖然不影響子孫科舉,地位畢竟比較低。兩個人在定遠侯府見麵,都不太自在。李多銀後來,來的就少了。他這幾年生意越做越大,已經是發展成礦場,煤餅爐,煤餅,一整條產業鏈。
他自然也成了平安縣有名的暴發戶。在他十七歲那年,李滿屯給他定了一門親事,女方姓甘,平安縣一個秀才的女兒。那女孩家在平安縣,也是數得著的人家,人品、樣貌也在平安縣有點名氣。那女孩自已看中了,李多銀小小年紀,白手起家的本事,不嫌棄他隻是一個商戶。要說起來,李多銀還是有些高攀人家。
李滿屯當時聽到媒婆透話說,甘家小姐看中李多銀,等著他請媒提親時,大喜地望,都來不及爭求長年在外麵跑的,李多銀的意見,快速地請媒人,換庚貼,定下了這門親事。那時,李多銀剛開京城的第一家鋪子。接到家裏給他定親的信後,他來找桔子訴苦。桔子隻當他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哥,雖然同情他要盲婚啞嫁。但是,李多銀定的這門親,聽起來真的不錯。
這個年代,先結婚,後戀愛,才是常態。何況對男人來講,妻子不如意,還可以納妾。雖然桔子自己是肯定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但是不代表她認為,別人也必須受這個約束。李多銀將來要是真和妻子不和,納妾要遠比休妻和離對女方的傷害小。人的心總是偏的。在李多銀和他那沒見過麵的妻子中間,桔子自然是選擇支持李多銀的。
李多銀卻在桔子的勸說中,死了心。他來找桔子,訴苦是一方麵,主要還是要打探一下桔子意思。桔子雖然一真在替他打算,可是實實在在隻把他當成了哥哥。話裏話外,聽不到一點妒忌之意和男女私情。對於李多銀來說,娶不到桔子,娶誰都是一樣的。那女子如此稱父母的心,他就不如做個孝子了。他從桔子這裏回去,就寫信給父母,讓他們定婚期。
李多銀在京城和沿山村兩頭跑。成親後,甘氏自然留在沿山村盡孝。李多銀跟妻子之間,雖然沒有多少激情,也算是相敬如賓。如今,她已經生了一個兒子。李多銀放下對桔子的執念後,兩個人相處得更融洽。桔子遇到難事,就毫不猶豫地指使丁彩去找李多銀。
桔子雖然知道,春藥肯定下在房玉晨給她的那碗茶裏。但是,她直覺地知道,這事兒絕不是,房玉晨一個人能做出來的。特別是那個小院雖然偏僻,可是桔子和秦王在那裏呆了那麼長時間,也不見一個人影。這在仆婦成群的定遠侯府,絕對是個異數。更可況,桔子也不相信,單憑一個客居的房玉晨,能收買到初雨。
桔子不知道,穆佑軒回來後,知道她在定遠侯府被暗算,會怎麼想。但是定遠侯府都是他的血脈至親,他為難是肯定的。桔子這時真的有些想自己的便宜父母了。他們是唯二以一心一意為自己打算的人。李多銀來了之後,桔子就對他說:“多銀哥哥,我來京城這麼多年了。現在,突然很想我爹娘,等我病好了,我想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