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常常在夜深時睡不著,翻來覆去,輾轉反側,腦袋裏總是浮現小時候的事情,但讓我不能忘懷的不是美好快樂的童年,相反,直到現在我依然沒有找到有效的可以療愈童年創傷的方法。
所以,我想用文字的方式記錄內心的真實感受,把那些想說不敢說的話徹底發泄出來,我渴望文字可以帶給我一些些力量,在結尾時能坦然麵對自己的內心。
當然,還有很多快樂是值得分享的,那些帶給我甜蜜回憶的人,雖然很難再見到,但是他們的樣子卻可以在我的腦袋裏麵重複一遍又一遍。他們就像一束明媚且熱烈的陽光照在我短暫的人生中,即使我隻是一粒小小的塵埃,也反射出了點點亮光。
2009年,這一年我16歲,剛上高中第一年,在這之前,我從沒有想過我還能有機會走進高中的大門,這一年,18歲的姐姐已經在外工作了一年多,母親本不想讓我繼續上學的,家裏條件不好,女孩子學再多都是要嫁人的,不如早早進入社會掙錢補貼家用,你可能覺得這樣的思想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或者更早之前才會有吧。其實對於貧困且子女多的家庭來說,女孩子一直都是“賠錢貨”,早早出去掙錢才能早早“回本”。
我很慶幸,我考上了高中,並且能夠順利就讀,這點我是感恩父母的,不太多的慈愛裏有一份妥協,而後三年的高中生活更讓我確定,過程即使再坎坷,結果是好的就足夠了。
我就讀於市實驗中學,這個學校在市中心有一個老校區,學校算是我們市排名很不錯的。中考結束後的第二天,頂著夏日熾熱的太陽,我騎著自行車跑到老校區的門口,在門口站了好久,心裏一直想著,如果我能上這所學校就好了。
查成績的那天,我小心心翼翼接過成績單,顧不上看一眼,就小聲問招生老師是否被實驗中學錄取了,那位老師溫柔的看了我一眼,然後輕輕的說:“你被錄取了,是實驗中學!”
我扭頭跑出好遠才想起來說:“謝謝老師!”內心激動得想大聲喊,但還是克製了下來,笑著,蹦跳著向不遠處的母親走過去,那一刻才真正體會到原來這就是文中所寫的“輕快的步伐”。
我滿臉喜悅的問母親:“你猜,我考上了沒?”
母親似乎看穿了什麼,冷漠的低聲說:“沒有。”
我像霜打的茄子一般站在原地愣了幾秒,以為母親是故意給我開玩笑。
我尷尬的麵帶微笑,接著說:“我考上啦!”
母親的第一反應不是開心,而是一臉愁容。說著便推起電動車,“哦,走吧,回家。”
那一刻,我有點不知所措,甚至向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低頭跟在後麵安靜坐上了車。
雖然難過,但也已經習以為常,從那以後滿滿的分享欲總是到嘴邊就都可以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