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姨娘向女兒低頭認錯(1 / 2)

第二天上午,汪洋在去公司的路上經過村裏的大棚時突然想到,公司生產這塊都想到了,卻忘了銷售這一環。

公司成立後,根據需要又設立了獸醫站、菌菇培育技術指導站、大棚種植技術推廣站、果樹栽培技術指導站等機構。

同時開辦了技術培訓班,從縣農科所請來了專家作講課。一切準備就緒以後,汪洋才有時間思考銷售市場的問題。

這是一個鄉的農副產品,市場一定很大。信州市區的市場不一定能容納得下,聽妻子說表哥的老師是省電台的台長。

要作長期的打算 ,不妨去表哥那裏想想辦法,準備到省城闖蕩一下。說幹就幹,待公司生產技術的事忙完以後,汪洋到我的單位找到我,要我幫他聯係一下省城的朋友。

我知道汪洋是有備而來,他老婆肯定跟他說過我老師的事,我二話不說,就從辦公桌抽屜裏拿出稿紙給我在電台當台長的劉老師寫了信。

信寫好了也到了下班時間,汪洋請我去酒店吃飯,我也不客氣,就當是他升職了請客吧。酒足飯飽之後,我也沒有挽留。

汪洋坐上去翠平湖鄉(臨港縣把水庫命名為翠平湖)回家了 ,上車時我囑咐他說:“半個月後你來聽回信吧!”

半個月後汪洋就乘坐最早的一班客車到了臨港縣城,如期來到了我的辦公室。

見麵後我就高興的對他說:“我的老師來信說要你去省城省廣播電台找他,省廣播電台就在人民廣場邊上,門口有解放軍站崗,你到門衛打電話給我的老師。”

然後我就把老師的電話號碼寫工了汪洋,汪洋J接過電話號碼非常激動!馬上坐過路客車去了信州市。

到了信州市,下午,汪洋到每個蔬菜銷售點看了一下。晚上在四個大舅哥的出租屋開來一個會,對銷售點重新作了一下布局。

信州市和臨港縣的銷售點由老三王祥焰和老四王祥瑞負責,老大王祥根和老二王祥喜跟汪洋去省城,開辟省城的市場。

第二天早上,汪洋帶著王祥根和王祥喜坐火車去了省城。到了省城,出了火車站,三人按照我寫的行車路線,坐上101路公交車到人民廣場下了車。

從來沒有到過大城市的王祥根和王祥喜兄弟倆,下了公交車,看到若大的廣場 ,周圍都是高樓大廈!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分不清東南西北。

兄弟倆緊跟著汪洋的步伐,怕跟丟了似的,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很快,三人在廣場邊上找到了省電台。

汪洋出示了鄉裏開的介紹信和自己的工作證,向門口站崗的解放軍戰士說是來找人的,解放軍叫汪洋先到門衛登記,然後打電話給要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