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寫詩寫詞的名人很多,但是其中隻有兩個人能稱得上神仙二字,即使到今天,依然是中國社會的頂流,他們就是李白與蘇軾。
自古才子風流,許許多多的大才子如元稹之流,甚至已經成為了渣男的代名詞,但是蘇軾與他的兩朵紅玫瑰與白月光的故事,直到今天都被人們所稱道。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天下有情人共同的願望,可惜的是重情重義、快意恩仇的蘇軾,他的感情生活卻如同他的仕途一般坎坷。
兩朵紅玫瑰,一抹白月光,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讓我們不勝唏噓。
王弗,蘇軾的白月光。北宋至和元年,十九歲的小蘇迎娶了比自己小三歲的妻子王弗妹妹。王弗與小蘇本就是同鄉,都是四川眉山人,但是他們之間並不是自由戀愛,而是傳統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這簡直就是犯罪,這是一場純粹的封建式包辦婚姻。但是跟今天的你所想的完全不一樣,他們居然幸福生活在了一起,換個詞來說就是堪稱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可以稱得上是一對模範夫妻。
如果後世可以補發獎項,我想甚至可以頒發一個“最美家庭”獎項。直到今天,在青神縣(王弗的娘家)依然流傳著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喚魚聯姻”的傳說,這也間接代表著民間對蘇、王初戀的看法。
王弗本是眉山青神縣鄉貢進士王方的女兒,小蘇年輕時曾在書院隨老王讀書。書院旁有座寺廟,立於峭壁之上,峭壁下麵又有一口潭水,裏麵養著許多魚。寺院長老和王方尋思著要為這口潭取個名字,就叫來大家征名,各種各樣的名字如藏魚池、跳魚池、觀魚池層出不窮,可惜都未能讓他們滿意。
隻見此時,小蘇如有神助一聲“喚魚池”脫口而出,贏得滿座喝彩。與此同時,王弗也讓丫鬟從閨房中送來了自己想的名字,居然和小蘇的一模一樣,真可謂是心有靈犀,眾皆歎絕。
王方很欣賞小蘇的才華,於是就將王弗許配給了他,至此一段美麗的愛情上映。
雖然這則故事僅僅是民間飯後的故事,然而其也確有與其背景相關的文獻記載。
據《青神縣誌》載:“上岩,治東南十八裏,山之上岩有三石筍鼎峙。宋蘇東坡嚐讀書於此。……中岩,去上岩二裏許,有巨那尊者道場,下有喚魚池,客至撫掌,魚皆出遊。宋陸遊詩:‘春枕悠悠夢何許,兩枝筇杖喚魚潭。’岩上有東坡‘喚魚池’三大字,邵伯溫書‘中岩’二隸字。”
清人蔡廷有詩讚道:“喚魚自昔慕坡公,古今雖殊興致同。我到池邊還拍手,風流未分讓髯翁。”蔡廷代表著文人的態度,他的詩吟詠了蘇東坡與喚魚池的故事,這也進一步說明了蘇軾之初戀為王弗的可能性是有很大概率的。
婚後,小蘇和王妹妹如膠似漆,生活也是恬靜美好,他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然好景不長,王弗不幸在北宋英宗至平二年病逝於京師開封。王弗的早逝帶給了小蘇巨大的傷痛,即使後來過去了十年,這份刻骨銘心的痛也依然令小蘇難以釋懷。
四十多歲的蘇軾即使曆經了宦海浮沉,但是當一天晚上他做夢夢見了他的王弗妹妹,依然悲傷不能自已,傷感之餘,奮筆寫下了名揚天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字字是淚,道盡了人間淒苦的離別與無盡的哀思。
白月光啊,我永遠忘不掉你,可能這就是初戀的力量吧。初戀是每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王閏之,蘇軾的第二位夫人,也是王弗的堂妹。閏之在最美好的二十一歲嫁給了而立之年的蘇軾,她跟她堂姐的性格完全不一樣,她不如姐姐那麼聰慧,但她非常溫柔體貼。
林語堂這樣概括作為蘇軾夫人的王閏之:“她比丈夫小十一歲,又全心崇拜他,似乎一切都隨丈夫的意思……”
她不像他的前妻那麼能幹,性情也比較溫和,始終柔柔順順的。她是蘇軾最活躍時期的伴侶,撫養著姐姐的遺孤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分享他一生所有的起伏榮辱。
美麗善良、溫和柔順,這是王閏之作為蘇夫人的最大特點。
她陪蘇軾經曆了宦海浮沉,當蘇軾因“烏台詩案”淪為戴罪之身,一度甚至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時,她毫無怨言,當蘇軾再回朝廷步步高升的時候,她也沒有那種耀武揚威,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依然是那副風輕雲淡的模樣,讓人想到了那山中常年流動的清泉,靜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