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耿炳文帶著30W大軍出發,但朱允炆這個不得傷燕王的旨意著實讓這位老將直呼好家夥!去寺廟也就圖一樂,拜活菩薩還得找你啊!
於是當明軍到達真定後,那是連戰連敗。交戰期間,朱棣獨自來到明軍陣地,嘿,他手舉打我啊!的白色小旗幟,在不遠處反複橫跳觀察敵情。
曾鎮守重鎮十年不敗的老將耿炳文僵住了,這他也不敢打燕王啊!最後朱允炆派出了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
這位就是明朝戰神李景隆!
一聽是他,燕軍的大營裏傳出離譜的笑聲,朱棣表示,你小子這麼自信,他朱棣願稱其為當代趙括!
於是朱棣扭頭就去永平,打退了江陰侯吳高,轉頭還去了好弟弟寧王家,忽悠了寧王之後又順手帶走了朵顏三衛。
而李景隆在北平周圍晃了整整兩個多月,因為沒有看到朱棣本尊也就遲遲沒有動作。而留守北平的朱高熾因為看不到李景隆也很是疑惑。
然後幾天後李景隆開始攻城,沒幾天朱棣回來了,李景隆一見正主來了,他也不敢頭鐵正麵剛,於是往山東德州跑,跑的途中還給朱棣派送了個大禮包。
第二年春天,李景隆忽悠了幾個侯爺,表示他要百萬大軍打朱棣。然後結果就是白溝河送快遞,他又漂亮的完成了派送任務。
1401年,有個二五仔回來報告朱棣,南京空虛。第二年朱棣就改變了作戰計劃,青春沒有授假,大軍直達揚州。
朱允炆這時候才著急忙慌的派郡主來求和。這位郡主是朱棣的堂姐,也就是按道理怎麼的也是公主級別的,但是朱允炆在消消樂的時候,一看這位占著位置,堂姑,好嘛,這小子二話不說就把姑媽從公主的位置上拽了下來,這會兒出事兒了,又想起人家來了。人能好好給你幹活才怪。
朱允炆這邊求和失敗,那邊江防都督帶著水師投降朱棣,而李景隆這個特快專遞員直接開了南京城門出來送快遞了。
朱棣登基,為了表示自己是順位繼承,誒嘿嘿,就把當年的年號改成了洪武三十五年。第二年改了永樂元年。意思就是告訴別人,我的皇位是繼承我爹的,不是我搶我侄子的。
朱棣執政後,繼續削藩,不過他手段溫和,削藩順利。1405年,朱棣開始派鄭和遠洋,讓大明衝出了亞洲!
文治方麵,1407年他著成了《永樂大典》,這書被後世稱之為天下第一奇書,書內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 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朱棣決心修一部巨著彰顯國威,造福萬代。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最初令解縉主持編纂(規模147人),一年後修成《文獻大成》,但朱棣親閱後甚為不滿,欽點姚廣孝擔任監修 ,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親自作序並賜名《永樂大典》。全書於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寫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