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偏遠山村,李建宏揉了揉朦朧的雙眼,望著窗外初升的太陽,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不安。他的家鄉美麗但貧窮,村裏的青年大多選擇外出打工。而他,經過深思熟慮,也決定踏上這條路,成為一個“城裏人”。
建宏的決定並非一時衝動。這幾年,從城市回來的鄰居們都帶著從未見過的物品和講著他無法想象的故事。他渴望更多地了解外麵的世界,也希望能掙到足夠的錢,改善家裏的生活條件,尤其是為了他年邁的父母。
離別那天,全村的人都來為建宏送行。他的母親把一條精心織成的紅圍巾塞進他的背包,眼裏含著淚:“記得常回家看看。”父親則是沉默寡言,但建宏可以感覺到他眼中的期望。
看著建宏背著簡單的行囊,看著母親臉上那淡淡的憂慮,他握緊了她的手。他們並肩走在通往車站的泥土小路上,周圍是熟悉的稻田和遠處輕輕起伏的山巒。
“媽,您別擔心,城裏的生活我會慢慢習慣的。”建宏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堅定。
母親抬頭看了看他,眼裏閃過一絲不舍,但很快被堅毅所取代,“我知道我的兒子最堅強,但在外麵,你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太辛苦了。”
建宏點了點頭,心裏暖暖的,這種溫暖是他即將離開的家的味道。“媽,我會的。等我在城裏站穩了腳跟,我一定讓您過上好日子。”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母親突然說:“建宏,記得常回家看看。無論多遠,這裏永遠是你的家。”
“我會的,媽。”建宏的眼眶有些濕潤。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段距離,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是離家出走的孩子和等待的母親之間無形的紐帶。
車站漸漸地出現在視野中,母親緊緊地抱了他一下,然後遞給他一條紅圍巾,“這是我為你織的,希望它能給你帶來好運。”
建宏接過圍巾,心頭一熱,“謝謝媽媽,我會永遠保存的。”
隨著汽車緩緩駛離,建宏望著車窗外母親越來越遠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家的眷戀。這一刻,他明白,無論前方的路多麼艱難險阻,他都不會孤單。
建宏坐在顛簸的汽車上,他的思緒如同窗外快速掠過的風景一般跳躍。那條紅圍巾軟軟的,帶著家的溫度,裹在他的脖頸間。他閉上眼睛,母親那關切的目光、父親沉默的背影、還有家鄉泥土的氣息在他心頭回蕩。
車廂裏,人們說說笑笑,各懷心事。建宏聽著他們談論大城市的繁華,內心的緊張慢慢被好奇和期待取代。他不知道未來等待著他的是什麼,但他清楚,每一步都離不開他的堅持和努力。
汽車終於到站,人流湧向車門,建宏緊緊抓住行囊,跟著人群走下車。站在廣州繁忙的車站前,他被前所未有的喧囂所震撼。城市的氣息與家鄉迥異,高樓大廈聳立雲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這就是我新的開始。”建宏自言自語,他深吸一口氣,調整好沉甸甸的行囊,邁開步子,走向這座陌生而又充滿機遇的城市。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建宏記得父親曾說過,一個男人,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能養活自己。於是,他開始在各個工地和工廠散發簡曆,詢問是否有工作機會。然而,現實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沒有經驗、沒有技能的他,麵對的大多是冷漠的拒絕。
每天,當城市的霓虹燈亮起,人們紛紛走向各自的小確幸時,建宏卻孤獨地走在回旅館的路上。盡管內心充滿失落,但他從未想過要放棄。他知道,這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為了那個簡單而又遙遠的夢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後,建宏終於在一家小工廠找到了一份臨時的活兒。雖然報酬微薄,工作又極其辛苦,但他卻把它當成了最寶貴的財富。每當夜深人靜,他會拿出母親織的紅圍巾,緊緊地抓在手心,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建宏適應了新工作和城市生活的節奏後的一個周末,他決定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平安。他站在公用電話亭前,手裏緊握著一張剛兌換的電話卡,深呼吸試圖平複激動的心情。
電話那頭,母親接了起來,“喂,這是哪位?”聲音裏帶著久違的溫暖。
“媽,是我,建宏。”他努力壓抑著情緒,不讓自己的聲音顫抖。
“建宏啊,你怎麼樣?在外麵都習慣了嗎?吃得好不好?穿暖和不?”母親的問題如瀑布般湧出,每一個問題都透露著深深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