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繼續生活(1 / 2)

姚小帶回郭家認親後,自認對她自己的生活是沒多大影響的,無非就是“三節兩壽”(三節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兩壽指父母的生日)需要多跑一家,當然,那些兄弟姐妹們每年總是要聚上一回的。

而對於三個孩子,還是有一點影響的。

孩子們在學校裏上學,都是要輪流值日的。每次輪到王輝值日,他總要在早上上學時就帶上掃帚,因為學校離家太遠,走路上學會花費好一會時間,午休時基本就不會回家。等放學後值完日,又得扛著掃帚一路走回家,對他來說,屬實有點煩人。可自從認了郭外公、郭外婆後,他就沒有這個煩惱了。郭外公家離學校不遠,他完全可以在午休的時候去郭外公家吃個午飯,然後拿著郭外公家的掃帚去上學。放學後打掃完衛生,把掃帚送回郭外公家再蹦蹦跳跳地回家,他覺得比起以前輕鬆太多了。

但時間久了,他也漸漸發現了一點事情。那就是好像郭外婆並不太喜歡他,自己每次去蹭飯時,郭外婆都沒什麼笑臉,郭外公倒是有點笑臉,但也有些勉強,總之,跟自己去姚外公家的情形完全不同。他雖然還小,不是很懂人情世故,但兩相比較之下,他越發覺得自己的頻繁出現並不受待見。但也有例外,郭家大外公(郭家大伯)每次見自己時總是發自內心地笑,還經常教自己做題,偶爾碰到郭外公和郭外婆都不在家的時候,他還會拿錢給自己,讓自己去小店裏買方便麵吃。所以他倒也沒真的不再上郭家的門,就當沒看見郭外公和郭外婆的表情吧。

兩個姐姐要比王輝早熟一點,她們倆是堅決不會自己去郭家蹭飯的,寧願自己從家帶掃帚。過年時要不是爸爸的強硬要求,她們倆甚至不想去拜年。她們倆心裏一直覺得隻有姚家外公和外婆,長期陪伴的感情遠勝於隻生不養。但她們倆也知道回郭家認親是大人們的決定,自己幹涉不了,就隻能用自己的方式去默默反抗。

王輝在兩個姐姐的影響下,對郭家的感情也越來越淡。

郭家除了郭家大伯外,對姚小帶一家最為上心的就是郭家大姐了,也就是郭家的二女兒。與大哥相比,她對小帶的愧疚之心更甚。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小帶被送走的最大誘因。在當時那個重男輕女思想近乎達到巔峰的時代,自己沒被送人,反而導致妹妹被送人,從她懂事以來就一直被這種愧疚引發的痛楚深深折磨著。但她也知道,同樣作為女孩的她,實在無力去改變些什麼。這種情形下,她當然無心學習,勉強把小學念完就不再念了。後來村裏征兵的時候,她閑來無事就去試了試,沒想到真被招進部隊了。在部隊裏鍛煉了幾年,每天大量的訓練倒是讓她不再每天被內心的痛苦折磨,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再加上她的形象不算差,最終在部隊裏碰到了良緣,成了家。

如今小帶終於回歸郭家,她內心的喜悅可想而知,她不管家裏對小帶是什麼態度,她隻想好好彌補小帶,企圖一點點清除內心常年積累的痛苦。

她是小帶回郭家認親之後第一個主動去王家看望小帶的親人,帶著一堆禮品,七分欣喜,三分愧疚,拉著小帶說個不停。說自己小時候學習如何差,去部隊裏過得如何充實,與愛人之間的糗事,等等。她似乎是想把小帶離家這些年缺失的點點滴滴一點點補全,但她說得越多,越發覺這純屬癡心妄想。她真的無法想象小帶從小以養女的身份長大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知道自己與家庭沒有血緣關係時該有多麼絕望?她絮叨的聲音漸漸變成哽咽,再也說不出什麼,隻能緊緊抱住小帶,輕聲抽泣,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