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顯明一聽,頓時樂了。
家裏本就不富裕,銀錢自然能省則省。
緊接著,他又從一層層包裹著的舊布袋子裏數出八十文錢,塞到楊半仙兒手裏,“楊大哥,真是辛苦您今兒大老遠跑一趟。”
從家裏到貓兒壩的路上,他就跟村長和禿子打聽清楚了。原本楊半仙兒早些年單獨看一口井或是一處地基,隻需二十文錢。
但隨著近些年來物價上漲,加之他又有了名氣,再替人看地便漲到了八十文,若是遇上城裏的富商官老爺,那價格更是高得農家人想都不敢想。
但楊半仙兒這人也並非隻認錢不認人,他自己家中也是靠種田種地養活家人,自然知道靠著地裏刨食的農戶人家,想要攢幾個銀錢不容易,因而他對鄉下比較困難的鄉鄰都隻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跑路費和紙墨費。
通常來說,能建磚瓦房的家庭,他收六十文,隻能建土坯房的家庭他收三十文。
原本顧顯明請他來隻是想看地基,水井一事是他自己順帶著看了並說出來的。若是都按三十文來算,總共也就六十文。
但顧顯明這人雖然平日裏隻是種種地、幹些下力氣的活兒,一旦真遇上人情往來的事情,他還是很拎得清的。
他明白對於楊半仙兒這種人,寧肯多舍些錢財,也萬不可摳摳搜搜得罪了他。
加之楊半仙兒也說了,兒子這一代可就不會隻能生養一個了。
多花點錢能了了自己心頭十幾年來的心病,咬咬牙想來還是值了!
“楊大哥,您先揣好,再喝點水。翠蓮,趕緊生火做飯,可別讓楊大哥空著肚子回去。”
“好好好,我這就來。”葉翠蓮也滿臉樂開了花。
楊半仙兒卻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銅板,又退回二十個到顧顯明手中。
“飯就不吃了,我還得去鎮子上再看兩家。時間不待人,我還是去了鎮上再吃吧。對了,你家小子的親事先別急,等上兩年再說。”
顧家幾人又是一愣。
雖然因家裏窮,才遲遲沒有托人說親,但顧雲輝卻早就已經滿了十七歲。一家人也的確打算過了年,就找鎮上的媒婆給介紹一家姑娘。隻是恰巧遇上了方瑤瑤這事,因而才又暫時將事情擱到了一旁。
哪知道楊半仙兒卻這樣叮囑。
愣了一瞬,眾人又連連點頭道好。
楊半仙兒揣好了錢,又囑咐顧顯明收好圖紙,別叫風刮跑了。
顧家五口人又是道謝又是吹捧,說笑著將楊半仙兒送到了路口。
方瑤瑤在幾人去了老虎洞時,便帶著旺財也轉去了顧家老房子那邊。為的就是遠遠避開他們,盡量不讓人注意到自己。
走到路口,楊半仙卻突然停了腳步。
他朝方瑤瑤那邊張望了幾眼,問道:“那位是?”
葉翠蓮忙答道:“是山下姓方的一戶人家,從小沒了爹娘,這次房子塌了砸到她,叫我家小子給救了,沒有去處,村長就讓我先照看她一陣子。”
楊半仙歪著腦袋又瞅了幾眼,奈何距離太遠著實看不明白。
他來不及多想,隻道:“多做善事是好事。那我就往鎮子裏去了,你們回去吧。”
楊半仙走了好一陣,方瑤瑤才敢起身往山洞去。
顧老太太回頭,看見她手一手攥著一把野草,忙責備道:“方小丫頭,你還沒好利索呢,去拔那野草幹什麼,多涼啊!”
方瑤瑤笑著說:“阿婆,是苦苣菜,我看長得挺好,拔回去做成菜吃。”
“還能餓著你個小丫頭不成!”老太太從她手裏奪過那兩把野菜,道:“哦,還真是,人老了,眼神兒不好。地裏還有青菜,用不著要去找野菜來吃。給我吧,別凍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