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妖誌——羅岩篇
它出生在一戶人家的屋簷角落,是最不起眼的蝙蝠一族裏,那個最小最不起眼的蝙蝠。
它在學會簡單的爬行、倒懸睡覺,飛行上花費的時間幾乎是同年齡的兄弟姐妹們的十倍。
但它始終沒有氣餒。
因為它們住的屋簷下,是一戶姓羅的書香門第,家裏的男主人叫羅天,是一個秀才。
小蝙蝠不知道為什麼屋簷下的“兩腳獸”已經如此的衣食充足,卻還是拚命刻苦的讀書。
盡管媽媽多次告誡它們,盡量不要出現在那些“兩腳獸”的視野中,因為他們很危險,經常不知緣由的就殺死它們,但它還是經常忍不住在屋簷上偷偷觀察這些“兩腳獸”。
它覺得這位叫羅天的秀才很有毅力,已經考了好多次“兩腳獸”嘴中的會試都沒有成功,仍然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攻讀所謂的聖賢文章。
在羅天的影響下,小小的蝙蝠眼中燃起了名為鬥誌的光芒。
它給自己取名叫羅岩,因為它經常看到羅天給自己的小孩講一個“水滴石穿”的故事,他覺得即使是讓它如何撕咬都無可奈何的岩石,原來竟然也會被屋簷上的水滴打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它想用這個名字隨時告誡自己,不能遺忘所有的努力,而應如履薄冰般前行。
羅岩從來沒有告訴任何同類,它喜歡觀察“兩腳獸”的這種喜好,以及自己給自己取名這種模仿“兩腳獸”的舉動。
羅岩從學會飛翔的那一刻起,它就深深的知道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會有回報,但所有的回報背後一定要有足夠的付出。
它含淚告別了撫育自己長大的媽媽,媽媽不知道這這隻費盡千辛萬苦長大的孩子有怎樣的理想,但媽媽仍然是吱吱的囑托著羅岩:“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
羅岩頭也不回的出發了,因為它覺得自己不能永遠的做一隻普普通通的蝙蝠,夜複一夜大費周章的捕食蚊蟲,就好像似羅秀才那般日複一日的讀聖賢文章一樣。
但“兩腳獸”的壽命可是它們的數倍,它聽說妖物如果能得到修行的機會,就可以擁有比“兩腳獸”還長的壽命,並且還能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更多的食物和擇偶優先權。
它的同類常常晝伏夜出,而它卻喜歡在白天飛向千山萬水之間,因為它覺得那些可以修行的妖族高手肯定不會是如蝙蝠一般白天隻會一昧躲藏。
它知道了屋簷之外的許多事情,比如這片天下其實叫做大唐,再比如它們之前生活的那個城池叫做鶴觀城。
羅岩在短短的幾年裏拚命的飛行,隻為了尋找到那些能夠修煉出妖元的大妖,拜入它們門下,成為“妖上妖”。
羅岩有一次在一座道觀屋簷上倒掛著時,聽到有一位道人念誦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它深以為然,自然之道中總是這樣,比它弱小的就要被它吃掉,比它強大的就可以隨時把它吃掉。
弱肉強食,上天是不管的。
懲惡揚善,上天是不管的。
大道從來不會刻意的偏袒任何一方,善惡從來都隻是那些“兩腳獸”自己的定義。
羅岩在各種屋簷下偷偷觀察過,它曾看見那些號稱“愛民如子兩袖清風”的“兩腳獸”其實人麵獸心,背地裏受賄腐敗,家裏的銀兩堆滿地窖。
它也曾看見那些走在路上都被無數“兩腳獸”唾棄辱罵、甚至被淩遲處死以後還被無數“兩腳獸”瓜分而去當做食材的“兩腳獸”其實是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為民造福。
羅岩覺得“兩腳獸”的世界未免太複雜,它搞不懂。
有一天它飛到了一處屋簷下,正打算睡眠時,渾身止不住的戰栗發抖,它的目光中一下子變得複雜起來。
羅岩自己也分不清其中到底是妖元帶來的恐怖威壓居多,還是它終於尋找到大妖的興奮激動居多。
它忍受著要將它壓成肉泥的恐怖威壓,跪伏在一隻在吸食月華的蛤蟆麵前。
那隻蛤蟆卻是頭也不抬,隻是輕輕用帶噗的掌把它扇了出去,它一下子摔的遍體鱗傷,但仍然艱難的爬起來,再次往那蛤蟆麵前爬去。
但每次它一靠近,就會被蛤蟆打飛出去,如此重複幾次,它已經半死不活。
在閉眼之前,它清楚的看到那蛤蟆後背有一輪圓鏡,散發著皎潔的光芒,不斷的將月華轉換成妖元進入蛤蟆的體內。
等它再醒來時,已經身處一片窪地,在它身邊有好幾個“師兄弟”們,裏麵有蛇類,鼠類,甚至還有一頭雄獅。
但它們在那蛤蟆麵前都是五體投地的跪伏著。
據這些師兄弟所說,這隻蛤蟆叫孔方,是帶有一絲傳說中三足金蟾血脈的大妖,被尊稱為金蟾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