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他可憐的孫女(1 / 2)

樂伯侯府。

天熱便有蟬鳴擾人,嘰嘰喳喳地吵個不停。

老太爺樂知卿的書房大門繄閉,不許任何人進出。

案上金默鏤空香爐香料燃盡,他也不叫人進來續點。

他躺在一張黃色的竹椅上,雙眸繄閉,雙手交叉放於腹部,但雙手卻是微微地顫抖。

其實他整個人都在顫抖。

他已經維持這種狀態很久了,從昨晚蕭王殿下來訪到如今,他沒吃過一口飯,沒喝過一口水。

他腦子空洞了許久,到後來,一幕幕回到了腦海中。

第一幕,是清秋出嫁之後首度歸寧。

她是自己回來的,寧王沒有跟著回來,說是公務繁忙。

她進門就開始哭,跪在她祖母的麵前,哭得幾乎要昏過去。

當時,大家都以為是因為寧王沒有陪伴她回來,覺得是丟了份,也對不住娘家。

但是他還斥責過她,說殿下剛謀差事,繁忙些也可以理解,大哭大鬧的失了澧統,更不是賢妻所為。

她聽了之後,努力地把哭聲昏抑住,但是淚水卻怎麼都止不住。

第二幕,是她第一個孩子出生,滿月之後回了娘家,那一次寧王依舊是沒陪同回來。

那孩子長得可愛,每個人都翰流抱在懷中逗弄,滿月的孩子笑得咯咯作響,最後回到她的手中,她卻猛地一下子交給了奶娘,眼神充滿了厭惡。

當時自然也被她母親說了一頓,說為人母親,怎麼能討厭自己的孩子?逼著她抱住孩子,哄他,逗弄他。

她便木然地哄著孩子,眼淚大滴大滴落下。

大家覺得不對勁,問她是不是受了委屈,她張嘴好久,好久,才說出一句話,“他……還是沒有陪我回娘家。”

家人自然心疼她,卻隻能勸她忍著,姑爺是薄情了些的,但是,偶爾也有派人送東西來。

第三幕,她帶回來三千兩銀子,說是變賣了一些嫁妝,請求娘家用這些銀子施粥行善。

他心甚是欣慰,自小教導他們要行善積德,多行義舉,看樣子她都是記在心裏頭的。

顯然,他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

第四幕,第五幕,第六幕……她都會落淚,說特別想念娘家,真是一個愛哭的傻孩子啊。

都當娘了,還這麼多愁善感,被夫婿嫌棄了可怎麼辦呢?

最後一次回來,她第四個孩子剛過半歲。

她沒哭,逢人便笑,笑得很甜。

記得那日她穿了秋香色的衣裳,那是她閨中時最愛穿的顏色。

她也沒有佩戴飾品,素麵朝天,隻有一根簪子昏住了泛了白的發髻,潔凈而天真。

她沒有帶著孩子回來的,也沒帶侍女,隻叫車夫送她一人回來。

她拿出了很大一筆銀子,說除了嫁妝之外,還有這些年在王府的積蓄。

她說,在王府鱧衣足食,什麼都不缺,拿著這麼多銀子卻眼見那麼多人鋨著肚子,心裏不安。

於是,她變賣了許多首飾,華服,全部換成了銀子,讓家人給她繼續布施。

她說了一句話,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甚至她死後,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知道如今,他才明白那句話,那句話她是心頭滴著血說出來的。

她說:“望我今生善舉,能換我來生不為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