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孩子們都長大了。
雖說君臣有別,但是幾個父母也都不怎麼在意,所以衛瑗經常會帶著兒子和幹女兒出宮去。
淩洲作為老大,他是最安靜的一個,也是最有權威的一個。
後來沒過多久,雲暄專門設立了國子監,大臣的子女,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送來國子監讀書。
至於下轄的地方,由當地官府創辦,數量自然是依據實際要求增設,隻是有一樣,那就是不得收錢。
此舉一出,那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稍微富裕點的家庭,自然是喜聞樂見,都願意送孩子去上學。
可是那些家徒四壁的人實在需要人手,那些女孩隻能看著別人上學而羨慕。
不過總的來說,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隻是這事第一次推行,下麵的人難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需要有人去視察。
結果就是,雲暄打算讓年僅十歲的兒子坐鎮朝堂,自己帶著衛瑗去看看。
其實說是去視察,同時也是想帶衛瑗出去轉轉,這是他當年的承諾。
隻是這次走的還有寮勵君和陳嵐昕,外帶一個寮曦。
這些年,寮曦的醫衍已有小成,隻是還缺乏經驗需要實踐。
出宮後,雲暄將衛瑗帶到了一個無人的院子裏。
雖然無人居住,但是這裏窗明幾凈,明顯是一直有人打掃。
“去換個衣服吧,有點事情需要你。”雲暄神秘地指著一個屋子,認真的說道。
衛瑗雖然奇怪,但是既然是雲暄開口,她就會照做。
陳嵐昕和寮曦也跟了進去。
裏麵是一件大紅的婚服,金線密織的,看起來華貴無比,陳嵐昕還幫著衛瑗化了個妝,帶上了凰冠。
衛瑗很疑惑,這個時候了,不應該換個輕便的衣服嗎,為什麼要自己穿這麼麻煩的禮服呢?
不容她多想,二人就已經把衛瑗蓋上蓋頭送了出去。
婚禮該走的流程是一樣不落,高堂上僅坐著衛瑗的哥哥。
一開始,衛憲是不願意的,天下沒有哪個臣子敢接受皇上的叩拜。
但是雲暄卻執意如此,說是想給衛瑗補一個婚禮,讓她不再遣憾,所以今日到場的全是親近之人。
當衛瑗反應過來這是一場婚禮後,還有些奇怪,以為是大家在惡作劇。
雲暄卻說,這是精心策劃許久的,讓她安心。
就這樣,所有的流程結束了,一場盛大而繁復的婚禮結束了。
洞房裏,雲暄抱著衛瑗輕柔地在她耳邊說:
“這是我欠你的,但是這場婚禮是不是我對你愛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我們能長久相守。”
作為一個皇帝,他有太多的舒服,但能給衛瑗的,他必定想盡辦法,這是屬於雲暄獨一無二的浪漫。
衛瑗也欣然接受,心中的愛意不減反增。
這一天在哄鬧聲中落下帷幕,雲暄也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自己就作為最年輕的太上皇帶著衛瑗去視察政策的推行。
因為寮曦不願意參與政事,所以她選擇和眾人分道揚鑣,獨自一人踏上了遊歷的道路。
一路上,衛瑗和陳嵐昕作伴,說說笑笑的。
到了一地後,最愛幹的就是品嚐美食,看一些新奇的小玩意。
四個人倒也其樂融融,但是這就苦了淩洲,本身還是個孩子,卻要承擔起一個國家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