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壓在洛陽城之上,皇宮內卻亮如白晝,燈火搖曳間散發著令人膽寒的陰森氣息。董卓身著華麗錦袍,那錦袍上的金絲在燭光下閃爍著刺目的光,他邁著囂張的步伐,旁若無人地踏入那昔日天子專屬的寢宮。每一步落下,都似踏在大漢的尊嚴之上,發出沉重的回響,他那狂妄的笑聲在空曠而又莊嚴的宮殿內肆意回蕩,仿佛在向整個天下宣告他對洛陽的絕對掌控。
與此同時,洛陽城中的百姓們卻深陷於無盡的苦難與恐懼之中。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緊閉門窗,可那街頭巷尾傳來的士兵的暴行聲,依然如惡魔的利爪,無情地撕裂著人們脆弱的神經。他們在黑暗中默默祈禱,熬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眼中的希望之光逐漸黯淡,對未來隻剩下深深的絕望。
劉睿率領著他那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宛如一支在暗夜中潛行的利箭,悄然向北進發。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北方的道路,然而那緊鎖的眉頭與深沉的眼神中,卻難掩內心的憂慮。盡管做出了北歸並幽的戰略決策,但他的心卻始終被洛陽的局勢緊緊牽絆。他深知,董卓的倒行逆施如同一場肆虐的風暴,若不加以遏製,大漢傳承數百年的江山社稷必將在這場風暴中支離破碎,岌岌可危。
劉睿精心挑選的影衛,個個身懷絕技,行動敏捷如暗夜中的幽靈。在劉睿領軍離去之後,他們便如影子般秘密潛回洛陽,巧妙地隱匿於市井的喧囂與繁雜之中。他們或化身成普通的商販,或裝作街頭的閑漢,時刻留意著皇宮內的一舉一動,耐心等待著那最佳的時機。一旦時機成熟,哪怕皇宮內守衛重重,刀槍林立,他們也將如利刃出鞘,衝破一切阻礙,拚死救出被挾持的劉辯。
曹操在洛陽城中的行動愈發小心謹慎。他所聯絡的一眾義士,皆懷著對大漢的滿腔忠義,他們的眼神中燃燒著熾熱的火焰,那是對董卓暴行的憤怒與不甘。盡管麵對董卓那如銅牆鐵壁般的重重守衛,他們的心中卻毫無畏懼之意。他們日夜潛伏在暗處,如同敏銳的獵手,仔細觀察著董卓的每一次出行規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試圖從那看似嚴密的防護中找到那足以致命的破綻,隻為能給予董卓沉重一擊,拯救洛陽於水火。
而遠在冀州的袁紹,同樣沒有絲毫懈怠。他深知與董卓之間這場關乎天下命運的大戰已不可避免。於是,他親自披掛上陣,在演武場上日夜操練士兵。在他的嚴格訓練下,士兵們的士氣如熊熊燃燒的烈火,愈發高漲。他廣納天下賢才,不論出身貴賤,隻要有真才實學,皆被他招致麾下。同時,冀州城內的糧草堆積如山,那一座座糧草垛如同堅實的堡壘,為即將到來的戰爭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隻等他一聲令下,大軍便將如洶湧的潮水般揮師南下,與董卓展開一場驚心動魄、曠日持久的生死對抗。
劉睿在北歸的漫漫征途中,一刻也未曾停止思索對抗董卓的良策。
劉睿離開後,董卓徹底放飛了自我。洛陽城中,董卓的暴行依舊毫無收斂之意。他的士兵們在城中肆意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朝中的大臣們,雖對董卓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卻因畏懼其權勢而敢怒不敢言。唯有少數心懷忠義的臣子,私下不斷聯絡,伺機反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