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懸而未決啟新篇(1 / 2)

有遙遠並慘烈的聲音傳到皇城裏,隻不過,一切都止步在殿外,厚重的殿門作為一道屏障,將那些聲音都隔絕開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真龍天子自有神靈庇佑,徐臻在殿下坐著,難得的心情沉靜,話語也不疾不徐。

“曹公孟德,陳留起兵,滎陽汴水不敵徐榮,士卒死傷過半,而曹公也為流矢所傷,若非堂弟曹洪所救,此一役便不能幸免於難。後,先有官渡,再有赤壁,於華容道失從容……,如此按戰績論,倒還是侯爺更得力些。”

她說的從容坦蕩,皇上臉上一直放鬆的神情卻漸漸收斂了起來。

徐臻眼睛餘光看著他的樣子,等他整個人眉頭皺成深溝,顯而易見的不悅充斥在臉上,她才話題一轉,“不過侯爺唯一不如曹公的地方,便成了極大的缺憾。”

皇上沒提問。他很生氣。由太子可推知他這個當爹的,爺倆都一樣,氣量狹窄。

徐臻覺得要是她這樣氣安定侯,安定侯一定不會露出這樣的怒容,不過也說不定。

徐臻心裏暗暗覺得好笑,本來皇上的問題就是個坑。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卻將漢獻帝趕下台,追封父親為武皇帝。皇上眼下如此詢問,不過是介意安定侯權勢巨大,但這巨大跟太子的無能分不開,跟皇上多年對太子的不作為也有關係,父子相殺至此,也幾乎就差沒有當麵動刀子了。

皇上不問,徐臻也就不回答了。

又過了好久,皇上才重新開口:“你還沒有說完。”

徐臻便站起來,整了整衣襟,斂衽行禮:“侯爺身後,眾子當中,無子能如曹子恒。”

曹子恒便是曹丕,將漢獻帝趕下台,自己稱帝的那位。不管怎麼說,若不是曹丕稱帝,曹操的功績不會為後世如此熟知。曹操再厲害,不過略比董卓、袁紹好一點,滾滾曆史洪流從來不缺英雄。沒有後世子孫為其吹捧,他也不會在此時被拿出來與安定侯比了。

再有一個,曹丕奪權稱帝的時間距離曹操去世並不久,假若曹丕也如恒溫之子恒玄一般,在父親去世三十年後再稱帝,以時人的健忘,也把曹公的功績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吧。

所以說,有個好兒子,比自己辛勞一輩子還有用處呢。

在這一點上,皇上竟然也心有戚戚的點頭。不知道是他想起太子的所作所為,還是為四皇子五皇子的不夠年長而發愁。

但徐臻說的話也不假,她是真心覺得安定侯的幾個兒子都挺“胸無大誌”的,包括她家裏那位。

若是安定侯果真登臨帝位,他能把皇位傳給誰呢?除非他還有個放在民間的好兒子。或者他幹脆就狠狠心學學司馬炎,立個智障當皇帝。

不過那樣又有什麼意思呢?

嫌棄嘲笑自己的人不夠,所以讓後世的人一塊來嘲笑自己麼?

皇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通了,哈哈笑了起來:“朕與安定侯,半斤八兩。”

徐臻:“您比侯爺還多一個兒子呢。”

安定侯進門複命的時候,正好聽見皇上的笑聲。那笑聲爽朗,令他整個人看起來意氣風發,帶著無與倫比的帝王氣息。

皇上指著安定侯道:“若是徐氏生女,此女可為郡主。”

徐臻覺得自己是真的憋不住了。

安定侯看了她一眼,她趁機道:“皇爺,臣女告退。”

皇上揮手:“去吧。”

徐臻走出殿門,將裏頭的對話聲都拋在腦後。殿前有侍衛過來,“四夫人,侯爺令屬下在此恭候。”

徐臻點頭:“嗯,勞煩父親大人記掛了。”她這樣子再要是讓她走回去,幹脆不要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