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太陽剛剛升起,照耀著金碧輝煌的宮殿,早朝已經開始了。
當朝百官勤勉政務,百姓安居樂業,可謂是個清平盛世。當朝皇帝正值盛年,他眉目深邃,目光睿智,威儀四方。每天清晨他都會在太和殿聽取朝政大事,他的寶座位於高階之上,周圍是身著華服的臣子們。
眾臣啟奏了幾件大事,哪裏的河堤需要修繕了,哪裏官員告老還鄉需要補缺了等等,皇帝一一奏準。而後,一位位居前排而立的老臣子躬身啟奏“儲君為國家延續之本,立儲,然後方能人心大定,宗社以寧,此為國家不易之道也。陛下嗣膺大寶,而如今海內升平,立儲之事應及早而定,則主嗣承祧,必光於萬代。”他拱手俯身,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不無顯示著對皇帝的忠誠。
皇帝眉目略微一沉,然後說道“愛卿所奏即是,諸位愛卿對儲君人選有何進諫啊?”
當朝皇帝共有十子,長子身弱,咳嗽不停,長期臥病在床,隻能以醫藥續命,無力參與朝政;次子愚鈍,頭腦簡單,言行舉止幼稚,經常成為宮廷內外的笑柄。以上兩位皇子都是地位不高的嬪妃所生,因而雖居兄長之位,卻並不受重視。
三子為嫡長子,為先孝純皇後葛佳氏所生,孝純皇後的父親是兩朝元老,當年的皇位之爭,兵戎相見,險象環生,也是因為他的支持,當朝皇帝才能坐上帝位,而後娶了他的女兒立為皇後。這位皇後不愧為名門之女,聰明機智、賢良淑德而又寬厚仁愛,既能時常為皇帝籌謀劃策又對後宮治理有方,也是在她和她的家族輔佐下才有了如今這太平盛世。隻是皇子還未成年,先皇後便英年早殯,其父也隨後離世,母家沒落,留下皇子孤立無援。本來嫡長子立為太子最為名正言順,隻是先皇後離世後,皇帝以皇子應為母守孝為由將此事擱置下來。現在隻是還有一些老臣顧念皇後一族的恩情,極力擁護立三皇子為太子,今天進諫之人便是其中之一。
可能因為早年喪母的緣故,加之父親對他並不十分在意,少有人真正的關心他,致使三皇子性情沉靜、沉著內斂,同時又如先皇後一般寬厚仁慈。
排在三皇子之後的四皇子年幼便已早夭,五皇子也為嬪妃所生,資質平庸。
單單隻有六皇子最得皇帝寵愛,他的母親便是現在的皇後赫德氏。赫德氏並非名門望族,隻是此女嫵媚而善舞,又極懂得揣摩人心,進宮以來便深得皇帝寵愛,先皇後在世時她便已經被立為貴妃,先皇後雖好言相勸皇帝不應專寵,但都被皇帝認為是皇後吃醋而已,並沒有理會,皇後去世後,赫德氏很快便被立為新的皇後。
愛屋及烏,她的兒子自然也成為了皇帝最寵愛的孩子。皇六子也像他的母親一樣看起來很是聰明伶俐、才華橫溢,表麵看起來雖是一團和氣、溫順純良,但實際卻是精於算計、陰狠毒辣。當然他和他的母親一樣絕對不會讓皇帝知道他們的真麵目。因此,在皇帝眼裏這個最寵愛的兒子性格機智活潑,可不像三皇子那般沉悶,又有他母親那般的善解人意,自然傾向於傳位於他,隻是皇帝也忌憚於那些老臣子,不便急於立他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