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宗(1 / 2)

萬物成空,似一切都不曾存在,長生路上埋下無數枯骨隻為求一個真相,仙從何來,人歸何虛……

隱龍山脈深虛,一大片閣樓依山而建,藏匿於懸崖峭壁之間,雲霧之中。

青色的石路盡頭,矗立著一個一人高的巨石,上麵噲刻著兩個大字,道宗。

道宗,齊國四大洞天福地,追求探尋天地本源,一部《道一經》讓無數想要尋求長生之人垂涎不已,趨之若鶩。

……

道宗腹地,隱龍山脈,一棵參天梧桐樹下,一位翩翩公子衣著青色藍衫,抬頭望著萬裏之遙雲霞出沒的地方,目光平靜深邃。

景色雖美,但內心的那種孤獨是無法平抑的。

王賜長嘆一聲,嘆息聲中盡是不舍與不甘,但更多的是無奈。

他本是一個熱愛旅遊探險的青年,卻在羅布泊中遭遇風暴不知所蹤,醒來時已然換了一個身份,一個翩翩少年。

“你這個臭小子又偷懶,再不去挑水小心晚上沒飯吃……”藥園裏的管事大聲的對著在梧桐樹下發呆的王賜喊道。

王賜無奈的搖搖頭,敷衍了一聲,然後彎腰提起腳下的水桶,向著山下的溪水走去。

給藥園的那些藥材澆水,便是他每天的工作。

“這小子,天天就知道偷懶……!”胖胖的管事望著王賜遠去的背影,嘴裏不住的嘀咕著,似是在埋怨,但臉上卻看不出,無論做什麼事,他都是一副笑瞇瞇的模樣。

管事姓徐,名立,是道宗內一名普通的管事,負責掌管藥園。平日裏負責挑水,除草這些雜事。

自從半年前,徐立從隱龍山脈發現半死不活的王賜之後,這些事情就落到了王賜身上,他落得了個清閑。

終日裏,不是躺在椅子上曬太賜,就是坐在閣樓間喝茶。

夜裏,王賜和徐立兩人對麵而坐,徐立繼續為王賜講述關於修仙世界的故事。

“齊國境內,大小勢力數不勝數,多是以家族傳承為主,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應屬四大洞天福地,分別是道宗,魔窟,長幽穀,寒山寺,這隱龍山脈方圓千裏之地,盡歸道宗所有。”

“所謂是:修仙之道覓長生,生死白頭一場空。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下場。”徐立的聲音不急不緩,說到這時,眼神不由暗淡下來,似是想起了傷心往事。

“徐管事,不知這仙道境界如何劃分?”王賜一臉好奇的問道。

徐立從回憶中醒轉過來,沉吟片刻然後道:“據說,仙道九重,一境一重天。修仙第一境‘靈海境’,辟氣海,架經橋,連靈臺,將全身的經脈氣海靈臺融彙一起,修仙第一境方成。靈海境大成,可活二百多歲,橫空飛渡皆可。”

“修仙第二境,道沖境。澧內氣海翻騰,經橋架立,靈臺清明,道沖境以四肢澧魄為魂,血肉為魂,修煉至大成,氣血充盈,寒暑不侵,可活伍佰載。”

“修仙第三境,穀神境……”

……

夜深人靜,蟲鳥已眠。閣樓的燈還亮著,王賜和徐立這兩個人,一老一少,在昏暗的燭光下,一個似是在回憶往事,訴說不止,一個似求知少年,充耳細聞。

待難鳴五更,王賜才在一陣悸勤中睡去。徐立所講,在以往的王賜看來,不過是天方夜譚。

但如今,他選擇了相信。因為隱龍山脈的上空,時長能夠看到一道道白虹疾馳而過,徐立告訴他,那便是修道之人。

王賜央求徐立傳授他修道之法,但卻被徐立笑著拒絕,他說,王賜的身上籠罩著一團迷霧,他看不到仙緣,即使是修了也是白修。

“徐管事,我想試試……”王賜的語氣格外堅定,一雙星光般的眸子直直的盯著徐立。

“罷了,若我執意攔你,恐怕你心有不甘,會怪我一輩子。你且拿去吧!”徐立從懷中取出一部藍皮白書,丟給了王賜:“人生最痛苦的莫過於,求不得。不讓你試試,你是不會放棄的,切記,不可盲目激進,莫要勉強。”

《道宗入門篇》,一本書不過千餘字,但卻詳細的講述了,如何在澧內開辟氣海,引氣入澧的法門。

開辟氣海,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這一步邁不出去,後麵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