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一點的女孩兒叫什麼名字?”譚總指著沈子沐向院長問道。
“她是我們這裏年紀較大的孩子,叫沈子沐,今年五歲,打算明年送她去縣裏的學校讀小學。”院長笑笑,“她是個懂事的孩子,院裏的好多弟弟妹妹都是她幫忙帶大的。”
“譚父親是想收養沈子沐嗎?”院長看向譚總。
“有這個意願。”譚總點了點頭。
“那我先和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吧,看孩子願不願意。”院長點點頭,“如果孩子願意的話我會通知您準備材料的。”
這隻是臨時興起,院長知道,真的想收養的話前期其實需要準備大量工作,為的就是確保孩子能擁有一個快樂家庭成長。
“好,那謝謝了。”譚總朝操場望去,招了招手,“譚沁——我們回家了啊!”
“來啦爸爸!”譚沁聽見父親喊她,她從孩子中跑出來,開心地撲向爸爸懷裏。
“來跟哥哥姐姐們說再見。”
“哥哥姐姐們再見!”譚沁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向身後的人招手說再見。
譚沁——
那個時候沈子沐把那個名字埋藏在心裏。
後麵的領養被沈子沐拒絕了,但被問到拒絕的原因,沈子沐看向院長眼神堅毅地說道:“我要留下來幫院長阿姨照顧弟弟妹妹。”
沈子沐後麵靠自己在小學優異的成績以免學雜費上了縣裏最好的初高中,同時她還申請的貧困生補助,幫忙減輕孤兒院的負擔。最後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s市的政法大學。
在大學期間,沈子沐幹兼職,中午在飯堂打飯,晚上去酒吧當服務生,她遭遇過騷擾,也被女生求助過,她不卑不亢,打工得來的錢一半寄給了孤兒院的院長,補貼孤兒院用。
孤兒院出來的弟弟妹妹們有的早早去廠裏打工,幹上了大老板,有的以沈子沐為榜樣繼續讀書,考取優異的成績。
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往往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獨立。他們過早地承擔起了生活的重擔,學會了麵對人生的種種困難。正是這種生活經曆,使他們更加堅韌、勇敢,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沈子沐在大學打工期間沒想到會在遇到譚沁。她深知自己和譚沁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也沒想過能與譚沁在此見麵。
那是她在大學中午打飯的時候,她抬頭,偶然在學校飯堂的電視機上看見了譚沁。
再見譚沁,她竟然以十八線小明星的身份進入沈子沐的人生裏。
下了班在閑暇的時候,沈子沐開始查找有關譚沁的信息,得知她以明星的身份出現在大眾的視線裏,公司給她立了安靜小白花的人設,就連名字也改了,改成了譚沁沁。
有人說她出道是為了讓落寞的家族企業重振雄光,有人說她出道是為了擴產家族的人脈,也有人說她的出道是為了尋找更好的家族聯姻。
這些對沈子沐來說都不重要。
能見到你就好。
沈子沐撫摸屏幕上的人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