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題海作舟(1 / 2)

陳十安端坐在青木案前,花了五息時間令心境平複到一刻鍾之前,那時候,他還沒有聽到那個可以亂他心神的名字。

青木案上整齊的放著試卷,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樣,很難想象這隻是一次考試的試卷,而不是哪個夫子課題研究的學術資料。

天卷的內容包羅萬象,從道門真義到士農工商,從陽春白雪到下裏巴人。不談正確率,光是把這麼多題全部答完,就已經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了,若是讓一個普通人來觀看、解答,恐怕會因為太過傷神而變成白癡,這也是之前劍十三以為他是一個未曾修煉的普通人時,會那麼驚訝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當你打開天卷時,會有一股極其浩瀚的氣息壓迫著你,讓你感到自身的愚昧,像蜉蝣麵對天地,像一粟落入滄海,你的思維、精神都會變得萎靡不振。有人因此而喪失探索答案的勇氣,從而退出考試,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有人說這是大道天然的壓製,天道不仁,不願意看到萬民接受教化。

也有人說這是對道心的考驗,唯有道心堅定之人,才能探索天地之妙。

這些,都是陳十安在書上看到的知識。

都說天卷難,而他也是第一次通過考試的方式印證自己所學,內心難免有些緊張,緊張之餘又有些期待。期待是因為他未曾見識過天卷,因為未知,所以好奇,出於好奇,所以期待,他期待所有一切未知的事物。

陳十安平複好心情,然後翻開了第一頁,眼神熠熠生輝。

散發著墨香的試卷上,最上麵那一行寫著四個字:九道精義。

陳十安看到了這第一道題,眼神微有些疑惑不解,不是因為題目太難,而是因為太簡單了。

九道,通常說的是洞靈真經中的九篇經文,分別是全道篇、用道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賢道篇、訓道篇、農道篇。陳十安四歲那年便已經能夠背誦了。之後十歲那年,在道藏正卷,第十二卷四十三章秦南子疏注上,讀到了這位先賢對於洞靈真經的真知灼見,於是又將真經取出通讀了一遍,感觸更深。

雖然題目的難度有點辜負了陳十安的期待,但是他沒有多想,把手中上等的狼毫舔滿墨汁,認真的在答卷上書寫起來。

洞靈九道,繁複玄奧,但其實都可以一言概之,大道至簡,就是這個道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衍生出無窮變化的那個一,才是究極奧義。

陳十安答完第一道,視線看向第二道題目,又是了然於心的內容,甚至不需要深思,提筆舔墨馬上就能寫上答卷。

陳十安不假思索的一道接一道的解著題,題目實在太多了,他漸漸的被題海淹沒,這片無盡的題海吞沒過許許多多的人,而陳十安多年積累起來的知識和領悟,為他造就了一艘巨輪,載著他乘風破浪。

他心神全部沉浸進去,渾然沒有發現,天卷並沒有對他造成任何精神上的壓迫。

青藤樓外,原先停留在這裏的人一個都沒有走。陳十安腳步沉穩的走進青藤樓幽黑的大門後,原本四散開來,以小團體聚集的弟子,現在全都不約而同的聚到了鐫刻著青藤榜的石壁前。

“你們說陳十安能做到第幾題?”有人挑起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