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江北市是涼爽的,是值得觀賞遊玩的。
習習的秋風溫柔的吹著,道路兩旁的梧桐樹葉也隨之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演奏著歡樂的歌曲。不時,還會隨風飄落一些金黃的葉子,在空中搖曳緩慢的掉落。或許掉落到地上,成為大地的新衣;或許掉落到孩子的手上,成為他們珍視的寶物;或許掉落到來往的車上,調皮得讓來來往往的行人覺得可愛。
在秋日陽光和金黃梧桐樹葉的裝點下,江北市就成了金色的天堂。
秋季的江北市亦是熱鬧的。
江北市的美,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他們觀賞著江北市的秋景,也促進著江北市經濟的發展。
因為遊客的不斷增多,江北市在很早的時候就在籌備建一條特色街。還在江北市的道路兩旁種滿了梧桐。那條街,便是著名的梧桐街。
而梧桐街對於魏靜寧來說並不陌生,它像是另一個家。她五六歲時便跟著魏奶奶在梧桐街賣桂花糖芋苗了。
盡管十幾年來,梧桐街在經濟的發展下不斷變化,而魏奶奶也年紀大了,再也不去梧桐街賣桂花糖芋苗了。但梧桐街卻像是一個朋友,伴著她長大。
所以,盡管是十八歲的魏靜寧,還是如同幼時一般,熱衷於梧桐街的所有。
“小靜,你這又去梧桐街啊!”魏奶奶邊洗著芋頭邊說著。
“是的,奶奶,你想吃什麼嗎?我給你帶。”女孩開心的笑著,聲音有著江南女子常有的溫柔。
“不用不用,奶奶老了,咬不動那些東西,別給我帶。”魏奶奶連忙推脫。隨即似乎又想到什麼,臉上滿是失落,喃喃低語:“是不是奶奶做桂花糖芋苗的手藝變差了,所以你都不愛吃了。”
“奶奶,想什麼呢。奶奶做的桂花糖芋苗天下第一好吃的!隻是,我從小吃到大,想吃點別的,其他的東西很好吃,但永遠比不了桂花糖芋苗在我心中的地位好吧。”
女孩連忙走過去安慰道。隨即又非常嚴肅的對老太太說:“奶奶大人,現在我要去梧桐街,回來就想吃你做的桂花糖芋苗,你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老太太頓時笑了,捏了捏女孩的臉。“沒大沒小的小饞貓,趕緊去吧。路上小心點。別又騎車摔了,然後回來哭鼻子。”
“奶奶!你不僅用洗芋頭的手摸我的臉,還說我的糗事。真傷心,如果我回家你沒有做桂花糖芋苗給我吃,我是真的會生您的氣的!一定!”女孩佯裝生氣的說,隨即向門外走去。
梧桐街——
街道是繁華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小吃攤前排隊等候,空氣中散發著各種小吃香味,讓人垂涎欲滴。街道上還有賣各種小玩意的,有賣小燈籠的,賣字畫的,賣吊墜的……讓人眼花繚亂。
魏靜寧走在梧桐街上,喝著檸檬茶,東看看西看看。
突然,她被一個攤子吸引了。
攤子旁邊的躺椅上睡著一個老爺爺,或許是攤主。他大約七八十歲,頭發胡子發白,穿著洗的發白的衣服,那衣服很像是民國時期的舊衣。毫無形象的躺在躺椅上,不顧忌行人的目光,在大街上居然鼾聲如雷。做生意也毫不積極,盡管來攤子上看的人寥寥無幾,但他還是躺在躺椅上不為所動,用現代流行詞來形容,就是“擺爛”。
想到這,魏靜寧不由得笑了。
她走近這個攤子。這個攤子和梧桐街的其他攤子都不同,很是講究。攤子上的桌子是精致的古董木桌,木桌上攤著一張銀白色的絲綢,絲綢上繡著梧桐樹,桌子上又放置著一盞香。那香被風吹著,空氣中也能聞到一股淡淡的檀香。整個攤子顯得古香古色,精致十足。再加上攤主那身衣著,頗有一種回到民國的感覺。
而那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書籍,但相似的是,這些書都年代久遠。它們都泛著黃,紙張都和現在的不一樣,約摸是件老古董。
她不敢去翻閱,隻是站在書攤前看著。
突然,一本書吸引了她的目光。
«舒城誌»。
這本書放在書攤的角落裏。並不起眼,因為不像其他書那樣,有著較為精致有趣的封麵插圖。它的封麵僅僅寫著“舒城誌”三個字。但很奇怪,魏靜寧隻看了一眼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姑娘,你喜歡它?”不知道什麼時候,那老爺爺拄著拐杖,居然站在魏靜寧對麵!這可把她嚇了一跳。
麵對陌生人,魏靜寧總是不好意思的,緊張的。因為對那本書很感興趣,還是平複了一下心情,鼓起勇氣回答:“是的,我很喜歡這本書。請問,我可以翻閱一下它嗎?”
“我這的書,都是孤品,整個江北市都找不到第二本,平常都沒什麼人願意來看。你這小姑娘,有眼光!”
老爺爺見魏靜寧真的很喜歡這些書的樣子,便爽朗的同意了,表示這裏的書隨便看,還給她提供了一張小凳子。
魏靜寧便坐在凳子上安靜的看起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