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溪驅車進入了一條幽暗深邃的巷道之中。
最初的時候,鄒銳惜看著這裏四通八達,每一處似乎都可以通往不同的方向,但隨著車子緩緩前行,前方的道路變得越來越狹窄,隻剩下一條僅有半個車身寬度的通道。
這條巷道十分奇特,它恰好位於居民自建房屋的背麵,若不是熟悉此地的人,或許會誤以為這些圍牆是特意為這條道路而修建的。
在微弱的車燈照耀下,那些磚石砌成的牆壁顯得格外厚重,仿佛在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再往裏走一段距離,便能看到一道欄杆橫亙於眼前,宛如停車場入口處的欄杆一般無二。
但有所不同的是,這個欄杆也是需要加一個(末世版)的後綴才行,因為它是用鐵棍改造的,就跟有些人家的大門一樣特別高。不過此處欄杆的開關並非自動控製,而是需要手動操作。
仔細看會發現,欄杆的每一個豎杆都是插入地下的,而橫杆是用繩子做得,綁得比較密,才能夠讓欄杆升上去。
鄒銳惜注目凝視,隻見楊柳溪輕啟車窗,探出右臂,伸手在牆壁之上扯下一根黃色繩索。那繩索入手,末端係有一個碩大的繩結,宛若一個醒目的疙瘩。
待得楊柳溪將車窗升起,恰到好處地將疙瘩卡住於車窗邊緣,而後驅車緩緩前行。
隨著車輛向前移動,前方的欄杆亦隨之緩慢升起。至此,鄒銳惜恍然明悟,原來那根繩子竟是用於控製這道欄杆之開關。
“喲,沒想到呀,這個可真方便。”
“對,我剛開始來的時候,是從房子的背麵進去的,還是後來發現了這裏。”
楊柳溪剛開始也挺好奇的,感歎別人的智慧。
鄒銳惜定睛仔細看,發現似乎它僅借助數個滑輪即可達成此般效果,看來生活果真處處需要大智慧呀。
這些看似簡單的構造,若換作自己去動手嚐試,恐怕很難成功,主要是她沒有這個腦子。看來這個設計者是一個人才啊。
車子在往裏走,就有幾條分叉口了,這條路整體像是一個叉子的樣子,欄杆就在叉子的手柄處。
車子右拐進入一個小院子,看來這裏就是目的地了。
楊柳溪找到的這棟自建房,看上去有些陳舊,但整體還算整潔。
房子前麵有一片寬闊的水泥地,與左右兩側的房屋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寬敞的庭院。
這塊水泥地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有的破舊不堪,有的則嶄新亮麗。除此之外,還有幾戶人家用磚塊砌起了簡易的倉庫,這些倉庫顯然是在末日之後新建起來的。
鄒銳惜想著,它們或許是用來存放那些被認為不太重要、但又不能隨意丟棄的物資吧。
這些倉庫雖然簡陋,但卻給人一種堅固耐用的感覺。
可以想象,在這個充滿危機的世界裏,每一份資源都顯得格外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