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港碼頭,人山人海,船來船往,人們你搶我奪、爭先恐後地往船上擠著。喊叫聲、鳴笛聲、機器轟鳴聲、長官嗬斥聲……各種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人聲鼎沸,混亂不堪。
石鴻鳴所在的國民黨部隊頂不住解放軍的強大攻勢,突然接到命令要部隊立即登船撤退到台灣。石鴻鳴不得已在慌亂之中找機會給叔叔石萬裕所在的德順印刷商行打了電話,簡要說明了情況。石萬裕匆匆忙忙地找到當時校址在青島的山東大學學習的兒子石鴻韜,一起坐著黃包車趕來和石鴻鳴見麵。
可到了大港碼頭,麵對烏壓壓的國民黨殘兵敗將及其隨行家屬,上哪裏能找到要找的人啊?此時的石鴻鳴也在極力地尋找著他們,他盡力的站在高處想讓石鴻韜他們能看見自己,可一直也見不著他們的身影。
上邊在催著上船了,石鴻鳴還在不停的張望著,希望從人群裏突然冒出石鴻韜他們的影子。石鴻鳴急得滿頭大汗,心中焦躁不安,嘴上鼓著泡,他多麼想留下來,不願意再挪動半步!可軍令如山倒,催船聲越來越緊,最後實在沒有希望了,石鴻鳴他們的舢板船上已經擠滿了人,舢板船上的人們在一聲聲地催喊著他,石鴻鳴無可奈何地登了上去,然後朝著遠處深海的軍艦行進。
突然,他發現了站在海岸邊的石鴻韜他們,他激動的大聲喊了起來。見石鴻韜他們沒有反應,他從不知是誰的行李中抽出來一條紅圍巾搖動著呼喊著。石鴻韜和石萬裕也看見了,也在拚命地喊叫著,石鴻韜摘下了自己的帽子搖動著。石鴻鳴哭著喊著,說了些什麼誰也聽不見。石鴻韜和石萬裕也隻好流著眼淚無能為力地揮手喊著:“保重啊!早點回來啊……”
石鴻鳴此時已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漸行漸遠。望著岸上的石鴻韜他們,他想到了自己的爹娘親人,隨著自己在波濤顛簸中越離越遠,心中愈是難舍難分。
他回想起三年前回家探親,要回部隊的時候,爹娘和妻子會芹駕著自家的馬車到火車站送行。當時自己上火車後,娘突然想起從老家石榴園帶來的石榴忘了給兒子了,就跑著追上慢慢發動的火車將一包袱石榴塞進火車窗口,結果包袱開了扣,石榴撒了一地,而自己當時隻顧著收拾散落了的石榴,而忘了再看娘一眼,等再回頭看時,火車已轉彎走遠了,當時非常遺憾後悔之極。三年來,一直沒能再回到家鄉,而今竟要敗退到台灣去,沒想到那次的車站送行竟是和家人的永生訣別!他頓感痛心疾首,不禁抱怨起家鄉的石榴來,隨即又想念起家鄉的石榴,幾個石榴竟將要成為他永久的回憶和遺憾!
站在海岸邊幹著急卻又無能為力的石鴻韜,也是心急如焚!想到從此以後,兄弟兩人便要遠隔海峽、天各一方,很可能今生今世再也無緣相見,看著漸行漸遠的親人的影子,此時的石鴻韜心裏真有種“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蒼涼感覺。
這真是:
海水流,淚水流,抬眼難收水盡頭。茫茫一片愁。
地悠悠,天悠悠。遠目鄉情心底留。斷腸驚叫鷗。
看著遠遠離去漸行漸遠的堂哥石鴻鳴,石鴻韜眼前不由得浮現出過往的一幕幕……
一圈寨牆,一座小村,一片石榴園。石榴園旁邊一個雅致的小院是村裏唯一的一處私塾。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私塾裏傳出孩童朗朗誦讀的稚嫩的聲音。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私塾先生發現,在他授課的時候,總會發現有一個麵容清瘦、眼睛炯炯有神的小男孩偷偷在屋子沿街窗外偷聽。因為看到這個偷聽的孩子非常認真,以至於好幾次先生走到窗前,和孩子打了照麵,孩子都渾然不知,隻是忘我的口中念念有詞,手指在地上比比劃劃。看到孩子入迷的樣子,先生油然而生一股喜愛之情,就佯裝不知,讓他繼續偷聽學習。
這是石家屯一座比較殷實的人家,家有良田上百畝,馬牛成群,家中雇用了四五個長工。家庭主人石萬隆先是娶了妻子張氏,生了一兒一女。兒子起名叫茂財,女兒起名叫茂春。隻可惜隨著兒子的長大,家人發現兒子隻會對著人傻傻的發笑,不會說句完整的話。為這事,石萬隆整天對妻子沒個好聲氣,總是埋怨妻子生的不好。一家人心裏都像壓上了一塊大石頭。雖然茂春能說會道,聰明伶俐,用石萬隆的話說,女兒再好也不能傳宗接代。後來娶了小妾劉氏,又生了一個老生兒子,小名石鎖,說鎖著好養,今年八歲。看著這個小兒子,石萬隆臉上終於開晴有了笑容。石萬隆愛子心切,全部的希望都落到這個小兒子身上,於是到處給他打卦算命,終於有個算命先生說:“這孩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兩耳下垂,是個福相。看生辰八字,是金貴之命;看身形五官,乃王侯之相,將來怎麼著也得是騎馬坐轎之人。”一番話說的石萬隆心花怒放,更是將這小兒子視若掌上明珠,他下定決心對他進行仕途培養。受中國幾千年“學優則仕”的封建思想的影響,雖然此時清朝已經滅亡,但在這偏遠的村莊裏,人們的這種傳統思想也沒有多大的改變。認為要想出人頭地,還是要學好“四書五經”,走仕途做官之路。這在以石姓居多的村子裏,顯得很是“物以稀為貴”,普通人家是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