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芬生下金楠沒多久,帶著圓圓跟丈夫去了東北,她不想跟公婆一起生活,跟連明長期兩地分居也不方便,小金楠太小,就放在娘家給爹媽帶。白天巧芬媽要幹活,老三媳婦就幫著帶順便喂喂奶,到晚上金楠就和姥姥姥爺睡。巧芬媽從去年坐了病以後身體就越發不好,一直吃藥,小金楠半歲的時候就臥床不能起身了。巧芬爹哪裏會帶孩子,他是個糙人,小金楠晚上餓的時候他就兌點米糊湊合,調得又稠又不勻,小金楠經常餓得哇哇哭。所以從小金楠就比一般孩子小,再加上她長得黑,更顯得瘦弱。
這天巧芬媽在床上躺著,小金楠不知道從哪翻出她的藥瓶,正在手裏把玩嚐試打開。巧芬媽怕她亂吃,趕緊喊外孫女:“二丫,別動!給姥姥拿過來。”小金楠哪裏聽得懂,還不到半歲的她對什麼都好奇,越是跟她搶她越不撒手。巧芬媽氣的要去夠,結果小金楠一甩手,“啪”得一下玻璃藥瓶就砸姥姥頭上了。“哎喲!”巧芬媽疼得大叫一聲,外麵正幹活的巧芬爹聽了趕忙回屋,一看地上摔碎的藥瓶,氣的拽過小金楠就是兩巴掌。巧芬媽顧不上額頭腫起的包,忙過去把外孫女護在懷裏。小金楠被嚇得哇哇大哭,但長大後的她完全記不得這件事,每次巧芬說起都會責怪她小時候不懂事。過了不到半年,姥姥因病的太重撒手人寰,小金楠又成了無人看管的孩子。
巧芬兩口子在外地回不來,大哥立成常年在大同跑貨,大嫂帶著倆孩子在娘家,離劉家鋪鎮幾十裏地。老二老三每家都有倆孩子,孩子小日子又不寬裕,沒精力再多照顧一個。巧芬爹一個鰥夫本就活的糙,照顧自己都費勁,巧芬更是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實在沒辦法,巧芬找到自己的親二姨,就在隔壁不遠的黃莊,求她給看孩子。巧芬姥姥一共生了六個,巧芬媽是老大,下麵有四個弟弟一個妹妹,年歲都差的很多。巧芬二姨隻比她大10歲,親姐姐去世,她也心疼這個外甥女,兒子閨女也都大了,她便把小金楠接了過去先養著。
金楠管巧芬二姨叫姨姥,在姨姥家的日子是她兒時最美好的記憶。姨姥話不多,幹活利索話,做事果斷,家裏都她做主。姨姥爺是個勤快人,每天就知道悶頭幹活。他會點木工,經常用廢木料做點小玩意給小金楠玩。姨姥大女兒還沒找婆家,在家幫著幹活,小兒子在外麵當兵,一年回一次。姨姥心疼這個小丫頭從小不在親媽身邊,對金楠格外疼愛。雖然農村生活條件差,但也是盡心盡力喂養她。
小金楠特別安靜,不哭不鬧,也不吵著要東要西。大人訓斥一聲就老老實實待著,小小年紀學會了察言觀色。那會電視上經常播放娃哈哈的廣告,小金楠經常坐電視機前看得出神。有一次她突然扭頭對姨姥說:“姨姥,我不喝娃哈哈。”姨姥被逗笑了,轉而泛起一陣心酸,這孩子想喝又不敢要,懂事得讓人心疼。金楠長大以後回老家看望姨姥時,姨姥都要拉著她手說一遍又一遍。
在姨姥家待了多半年,姨姥爺有次幹活傷了手,大女兒去了市裏打工回不來,姨姥一個人又要照顧他又要幹農活,實在顧不過來,便把金楠送又回了她姥家。老二立有看她可憐,自己倆兒子又沒姑娘,便讓媳婦把金楠接到自己家。金楠這個二舅雖然愛吹牛,喝點酒就胡咧咧,但對這個外甥女是實打實用心。他把金楠當親閨女般養,家裏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先緊著小丫頭,自己的倆親兒子都落不著。二舅媽為人也是溫順善良,對金楠也是視如己出,盡心看護。
村裏總有大人開玩笑,打趣地問金楠:“二丫,你有幾個媽呀?”“三個。”小金楠伸出三個小手指,用稚嫩的聲音回答。她才兩歲,從小沒怎麼在母親身邊長大,她對母親的概念非常模糊。不知道人應該有幾個媽,她隻知道,自己管喂過她的人都叫過媽,老舅媽,姨姥,二舅媽。每每這時旁人便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但小金楠卻很疑惑,難道自己數的不對嗎?不是三個嗎?那應該是幾個呢?大人們當做笑話一樣聽著傳著,卻不知這啼笑皆非的的答案,在金楠心裏又會留下怎樣的心酸。
金楠兩歲半的時候,大舅立成在山西倒騰彈簧掙了點錢,就喊了倆弟弟去山西,跟他一起幹。金楠便和二舅一家去了大同這個小城市。大舅開了個海綿廠,他自己在外麵跑業務,二舅管倉庫,老舅文化高管賬。三個妯娌除了照看孩子,就是管著廠裏的工人們幹活吃飯。九幾年的時候大同是個很小的小城,靠著煤炭資源發了家,路上來來往往都是拉煤的大車,空氣也都飄著一股子黑煤煙,髒得很。大舅廠子開在郊區,離城區十幾裏地。
他們租了一個特別大的院,被刷著白灰的磚牆圍著,院裏有兩排平房,每排有三間屋子。三個舅舅各一間,一間空著堆雜物,一間做工人們的宿舍,還有一間是廚房。院子南側蓋了個大倉庫,囤放著海綿、釘子、鐵架子等貨物。這院子挨著國道,附近很荒涼,不是雜草就是一些個小工廠,離最近的村子也有兩裏地。但金楠最快樂的童年就在這個小院裏。
金楠在二舅家一直待到三歲,二舅和二舅媽對她極盡疼愛,市麵上最時尚的童裝,二舅舍得買給她。那時候二舅騎著自行車帶著她四處玩,捉螞蚱逮蛐蛐,或者去溝裏抓泥鰍,每次弄得渾身髒兮兮的回來,二舅媽也從不惱,總是溫柔地把髒衣服給她脫了,換上幹淨衣裳。要不是後來因為過年二舅和連明打了一架,金楠差點就過繼給二舅做閨女。
倆人為啥打起來呢?得從過年說起。除夕前夜劉家三兄弟大包小包地回了家,連明和巧芬帶著圓圓,還有剛滿月的弟弟從東北也回來了。一家子人難得團圓,孩子成群好不熱鬧。在大同這一年多,老大立成肯吃苦,為人又實誠,兩個弟弟也賣力氣,一年下來掙了點前錢。他年前去大同最大的金店,給家裏買了很多金首飾。三個弟媳婦和妹妹巧芬每人一條金項鏈加一對金耳環,三個弟兄和妹夫連明,每人一個大金戒指。又給家裏買了台電視,老劉家是村裏第一個買彩電的,村裏人都誇巧芬爹享福,他出門臉上都總是樂嗬嗬的,好不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