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怎麼識字兒,指哪兒算哪兒,就按我指的內容寫篇政論出來。”皇帝啟捧著本《論語》搖頭晃腦,風昊倒是已做好了耍賴的準備。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太監讀出了題目,風昊鬆了口氣偷偷瞄了皇上一眼,皇帝啟卻是麵有得色。
看到殿下諸臣沒什麼表示,皇帝啟於是道:“政論當堂完成,八百到一千個字兒,兩個時辰。眾卿且先休息。”
一眾大臣總算卸了個大包袱,抻腰的抻腰,捶背的捶背,喝水的喝水,方便的方便,也已有人送來了吃食、炭火,大殿裏一時倒有些喧嚷起來。
風昊將太監已備好的毛筆輕輕挪開,似是自言自語道:“太輕了,我用不慣。”遂取出隨身鐵筆,開始伏案疾書。
……
聖人之所答為政之請,繹《書》而遇之也。(破題)
蓋孝友者聖人之天,故曰是亦為政也。《君陳》之篇能及此乎?而理則在是矣。(承題)
且聖人之大行也,德盛化神,覃及於天下,其大用昭垂而其藏固未易測也。非有不可測之藏也,天理之流行無土不安,而性之不容己者肫然獨至。蓋亦昭然於日用之間,而由之者不知耳。(起講)
或以為政勉夫子,於夫子亡當也,而有觸於夫子之心,乃求所以形似其行藏合一之理,示天下以無隱。爰取《書》而詠歎之曰:《書》雲孝乎?《書》其有以體孝之誠乎?《書》其有以極孝之量乎?……(入題)
循《書》之言而苟為之矣,無有不順也。晨而定,昏而省,恂恂而率子弟之恒乎!無形無聲而樂遇其天,以翕以和而因於其性,……(前比之出股)
奉《書》之言而固為之邪?無容不慎也。不苟訾,不苟笑,夔夔而無一念之違乎!我日斯邁而喜與懼並,我月斯征而心與力詘,……(前比之對股)
誠如是邪,以為政焉可耳。世將授我以為,勿容謝焉。天下之親親長長與我均焉,而隻以無慚於孺慕。言有政也,斯有施也,……(後比之出股)
惟如是也,不為焉抑可矣。我既有所以為,胡他求焉!吾心之不怨不尤有其樂焉,而無可以易吾至性。業有為也,何非政也,……(後比之對股)
夫安得謂我曰:自奚不為政乎?嗚呼!聖人之安,聖人之誠也,漆雕開有其誌,而量未充;曾皙有其量,而誠未致。善學夫子者,其顏閔乎!不改之樂,行藏之與孝哉之稱,汶上之辭,所謂殆庶者也。(大結)
……
先生的範文已寫就。
沉思良久再寫一篇,卻是風昊自抒胸憶。
子奚不為政?《書》曰:孝友為為政。或曰:忠愛為為政乎?(破題)
子固知忠愛為為政。季氏擅權,陽虎作亂,實子不為忠愛之政所謂也。(承題)
昊本庶子,喪父失母,無親無故。說書以睦坊間,為為政乎?破兵以勇軍陣,為為政乎?
……
君憂臣勞,君辱臣死。今君詔罪已,臣當何為?君諭召臣,臣當何為?昊欲為忠愛之政,可乎?昊欲為天下之政,可乎?(大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