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攻與撫(1 / 2)

自楊忠掘鹽埕戰死後,劉國軒遂調汛守東石的右武衛林升隨征,這一日,林升接到調令後招左協理施廷、前協理陳申前來大營相商。

林升將調令給兩人看過後,沉聲道:“武平伯招我前去隨征,我不得不去。所以特地請兩位來商量我離開後東石的防務問題,兩位有何看法就請直言吧。”

施廷拱手道:“不知將軍留下多少人馬與我等防守東石?”

林升想了想道:“潯尾寨已立,東石壓力稍減,我看就留二百人防守如何?”

陳申搖頭道:“二百人太少了,如若清兵繞過潯尾寨來攻,東石必不能守,還請將軍多給點人馬。”

林升道:“那就三百人,不能再多了,需知我右武衛缺員亦多,給你們三百人以是極限了。”

施廷、陳申兩人無奈,隻得聽從。

第二天,林升招集兵馬離開,施廷、陳申兩人帶著三百人防守東石,留下的三百人見人數太少,恐不能守,皆有去意。施廷、陳申忙極力安撫,遊說有潯尾寨在,東石必安如磐石,眾人才微感安心。

如此過了十餘天,這天晚上突有哨兵來報,說是有五人結隊涉水朝泉州而去,哨位攔阻不住,特來稟報。施廷、陳申兩人大驚,忙命人追趕,奔忙半夜無果,施廷、陳申兩人又連夜安排人手布防,以備清兵來攻。

一夜無事,第二天清晨,哨兵又急忙來報,有泉州大隊清軍兵臨城下,請施廷、陳申前去搭話。

陳申暗道來的好快,與施廷一起爬上城牆,有清軍守備在城下喊道:“請城中守將速來請降,不然大兵攻城,教爾等死無葬身之地。”

陳申大喊道:“降個屁,老子降給畜生也不降你清妖,有本事你就來攻城。老子讓你知道什麼叫有來無回。”

施廷見陳申說話不留餘地,心中大急,隻得暗下決心死守。

那清軍守備聞言大怒,命清兵四麵圍攻。幾千清兵呼湧而上,拚命急攻。守城三百餘人膽氣被奪,全無鬥誌,加之東石城小牆矮,不久就處處告急,施廷與陳申帶人四處防堵,怎奈敵人太多,堵不勝堵,東南西北俱被清軍急攻而入。

陳申眼見東石陷落,急怒攻心,提槍殺入清兵陣中,斬殺十餘人後,力盡。被四周清兵捅槍透體而亡。

施廷見陳申戰死,帶傷招集殘部突圍而去。

東石城破,兵民赴海死者過半,清兵仍築三寨,犄角以守。

時有江南義軍呂貴、蘇亮等率夥三千餘眾,驟犯崇安汛,據險結巢,與鄭軍遙為聲援。滿清遊擊李英,會同各營官兵暨崇安縣知縣金章,鼓勵鄉壯,直下新嶺。攻破義軍寨木城二十六座,斬將謝瓚郎等五員、殺義軍八百餘人、生擒二十六名,搜獲器械無數。(注1)

=====

十月,康熙諭康親王傑書:海寇竊踞海澄,倚廈門、金門為營窟,騎兵無所用其力,惟藉水師樓櫓攻取,甚屬緊要。今因荷蘭國之船未至,故前議不行。(指與荷蘭水師夾攻鄭軍)

近者,福建綠旗兵丁漸增數倍,即無滿兵,止以綠旗兵丁剿滅賊寇,未為不足;見在福建滿兵甚多,應即撤一半以省糧餉。

但耿精忠尚在閩中,虞有意外之變;王當開諭精忠,令其陳奏請安,詣京陛見。倘精忠因王之言具奏,可令其自來;若精忠未能即行,王不可獨率滿兵一半先回。此事關係甚為重大,王當詳籌具奏。(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