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5章(1 / 2)

與陳醫生的震驚比起來,段殊要冷靜得多,他耐心地等待醫生的表情恢複鎮定,還不忘同他開玩笑:“您好像知道我。”

陳醫生深呼吸,好不容易才按捺下心頭澎湃的思緒:“當然,我很喜歡你的電影……我有很多同事也喜歡。”

尤其是一些女同事,按她們的說法,專注拍戲勤奮謙遜的好演員有很多,但在這個前提下有顏有名還年輕的卻很少,段殊恰好是一個,而且在盛名之下又如此神秘,以至於人們隻能靠他所飾演的角色來想象他本人。

在閑聊的時候,還有同事感歎過:比起毫無途徑的普通人,他們至少還有一點接觸到段殊本人的可能,雖然出現在醫院裏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現在,這種可能居然真的變成了現實。

陳醫生心情複雜地想起不久前才看到的新聞:“我記得段先生似乎剛有一部電影開拍,這種症狀是否影響了你拍戲?”

感慨歸感慨,他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

“有影響,幸好和角色的狀態略有重合,所以沒有耽誤進度。”段殊回答道,“也幸好腿部的症狀是在第十一天出現的,拍攝一共十天。”

聯係他前麵的陳述,陳醫生立刻意識到:“所以是每個部位五天嗎?”

“嗯,很規律。”

對疾病而言,這是一種很不合常理的規律狀態。

如果不是段殊看起來足夠理智和坦誠,再加上他本能吸引無數視線卻主動避世的狀態,陳醫生幾乎要懷疑他在撒謊——這也是一種疾病,孟喬森綜合征,一種通過偽裝或製造病症來博取外界同情的心理疾病。

段殊像是洞悉了他的想法:“聽起來讓人很難相信,但這是事實。”

陳醫生點點頭,略有些為難道:“段先生你的症狀與軀體失認症比較類似,認為自己的一部分軀體不屬於自己,而屬於他人,但這通常出現在偏癱病人的身上,與特定區域的腦部損傷有關……”

段殊糾正道:“我知道它屬於我,隻是感覺不到。”

陳醫生沉默了一會兒,冷不丁道:“那麼你會有這一部位是多餘的感覺嗎?例如現在的雙腿,會不會有一種想要截去它的衝動?”

“沒有。”段殊並沒有因為這個奇怪的問題而有絲毫波動,“不是身體完整認同障礙症,我查找過相關的資料,我沒有任何想要截肢的念頭。”

不等陳醫生開口,他繼續說了下去:“我也不覺得這個部位不存在,不覺得自己已經死了,所以不是科塔爾……”

“我不認為這是心理疾病,我沒有任何妄想的念頭,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客觀的生理症狀,就像一些本該運作著的神經突然失去了活力,驟然熄滅了,導致我感覺不到它。”

最後,段殊總結道:“所以我找到了你,希望你能替我安排一次全麵的檢查,找到是身體的哪個地方出現了問題。”

陳醫生是神經科的醫生,這是他擅長的領域。

私下裏愛好心理學的陳醫生欲言又止,可看著眼前早有打算的病人略顯固執的神情,最終沒有說出口。

“好,我馬上幫你安排檢查。”

段殊向他道謝,重新戴上了口罩,任醫生小心地將自己推向陌生的地方。

他的手放在腿上,像靠著一截沒有生命的抱枕,隔著長褲的布料,隻有一種柔軟而冰冷的觸感。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指,失而複得的感覺是奇妙的,他用力地張開手掌,指縫皮膚的邊緣猶如被拉伸到極致的橡皮筋,傳來鮮明的酸脹感。

段殊珍惜這種感覺,因為不久之後,他或許又要失去了。

三天後。

落地窗前的白紗簾被風輕輕吹起,隔著透明的玻璃,能俯瞰大半個城市的風景,與倒映的屋內景象隱約重疊。

木質茶幾上放著一杯插有吸管的水,零食盤裏放滿了糖果和巧克力,手機屏亮著,正處在通話界麵,寬大的電視屏幕上放著一部黑白畫質的老電影,無聲的默片。

段殊窩在沙發裏,目光懶散地落在上個世紀的留存下來的影像上,表情平靜地聽著茶幾上傳來的聲音。

“新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沒有太明顯的問題……”

他這幾天打字會很困難,所以陳醫生撥來了電話。

如他所料,雙手再一次被選中,構成了頭尾相接的循環。

這已經是他做的第二次深入檢查,依然沒有找到任何誘發症狀的原因。

手,背,腿,毫無關聯的三個部位,由大腦神經統攝在一起。

“……右側頂上小葉如果存在異常,可能會導致類似症狀,可你的檢查結果很正常……不管怎麼說,大腦是個很神秘複雜的區域,也許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

經過幾天的溝通,陳醫生的語氣顯得熟稔了許多,也充滿了某種不言自明的認真和鬥誌。

在測試之後,確認了段殊的病發部位在客觀上的確是失感的,他也沒有任何心理上的異樣認知,這種奇特的狀況令陳醫生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為此,在征得段殊的同意後,陳醫生隱去了他的私人狀況,而將這個病例的症狀記錄下來,發給了不少相識的專家教授,想要聽聽其他人的看法,開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