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守株待兔(1 / 2)

許縝一路帶領大周征南軍繞過汀州,前往嶺南地區的首府,也就是楊施的根據地廣城。

經過數夜的奔襲,於四月初,江南雨季剛剛來臨之際,來到廣城城外的高要驛,這裏距離廣城已經不足二十裏地。

說到這個高要驛,還算是有些曆史,在前朝便已經在嶺南設立了這個驛站,之後又一度廢棄,而在太宗朝,重新將嶺南收歸直屬管轄後,重新修繕並啟用了高要驛,作為溝通嶺南和大南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

而在如今嶺南幾經動亂之後,大周朝廷與嶺南的來往幾乎斷絕,此處也就又被荒廢了下來。

到了高要驛,許縝便下令全軍停止向前進發,於原地紮營休整。

得到命令的全軍將士都頗為不解,難道許將軍不是要帶他們直搗黃龍嗎?就連宮廷的監軍公公也前來詢問是何緩由,得到的卻依然是全軍整頓休息的回答。

原本許縝一開始就不打算直接攻城的,畢竟楊施的主力還在外麵,且不說廣城城牆堅固,易守難攻,更何況自己並沒有在楊師回緩之前短時間內一舉拿下廣城的把握。

即使自己僥幸拿下了廣城,到時候自己必然會陷入是否留守廣城的兩難境地,而一旦選擇留守廣城,在守城戰中,大周軍隊在配備上最大的優勢——火器——在城牆上就很難施展的開。再加上本身修繕城牆也是需要時間的。

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進攻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打算。甚至可以說,是極為不理智的。

許縝所要做的,是打一場大勝,一場空前絕後的,足以振奮人心的大勝!即便自己出奇製勝,依舊要麵臨和楊施的主力死磕的結果。

所以,傷敵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優先要考慮的,就是一舉殲滅楊施的主力,而嶺南和大南一旦失去了主心骨,也便難逃最終分崩離析的命運,再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一戰而定乾坤!這種長痛不如短痛的打法,就連許縝本人,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一場賭注。

可是他賭得起!但楊施卻不行。

其實,在南下的路上,許縝就已經先行派遣出了幾路斥侯,打聽如今嶺南和大南的情報,各地的軍事據點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要確定一個疑問——楊施在嶺南和大南,究竟得不得民心?

答案是否定的。經曆過了接連三次的動蕩,幾次幾乎是動用了整個嶺南生氣的大戰之後,嶺南人包括大南人,都已經厭倦了戰爭。可楊施呢?雖然沒有鄧思那麼荒唐,但是卻有著絲毫不屑於鄧銘的野心,如今再次挑起了與大周的戰爭,人們早就是怨氣十足了,作為百姓,誰不想要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