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14年9月(1 / 1)

很多故事都有我們的影子,因為我們的經世是如此的相似

2014年的九月,對於我來說是勇氣與懦弱的握手言和,想做的事情沒有做好,想去的地方,還不曾好好想想,就已經走在了告別的路上,這個九月是我糾結和掙紮過的,勇氣確實沒有多少,但是至少沒有懦弱到逃避現實

在自己做了選擇和決定之後,於是抱著期待與不期待的心態平和,踏上未曾謀麵的人和事。

從來沒有一個人去一個地方的我,按理說應該會有忐忑和激動,但是事實就是情緒起伏也就到了,在公園正常大小的湖裏下了幾滴雨,波紋是肉眼看得見卻不太明顯的地步,沒有家長的陪同,也沒有大包小包的行李,就隻有一個行李箱和一個黑色的雙肩包。

在路上有人跟我聊天,我卻興致不高,出於禮貌微笑回複了幾句,就開始閉目塞上耳機,循環聽著許嵩的歌,像是把身邊的一切都置換為另一種背景,安靜的深林雨與獨自的自己。在路上自己又做了一個決定,決定自己獨自走接下來的路程,不要任何人的陪伴與交際,就隻是自己

到了目的地,的確是做到了自己在路上做的決定,然後凡事都有意外,這個決定沒有堅持太長時間,就被熱情的室友和朋友打破了,剛開始還保持距離

後來就開始擺爛,順其自然,他們帶我去吃喝玩樂,更多的是帶我看書學習,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於是我從一個人,像滾雪球一樣,身邊的人越來越多

但我卻有點慌了,不知道,還怎麼去和這麼多人相處和溝通交流,那時候還不明白,再好的相處,都是需要維護的,等到明白的時候,後來有些人已經找不見了。

他們有人性格開朗,有人性格靦腆,有人在我麵前是喋喋不休,在其他人麵前是閉口不言,有人在我麵前是閉口不言,在我們麵前其他為難的時候,把人和事情處理的幹脆利落……

所以後來我也在耳濡目染中,開始不再想隻是一個人去做事情,經常拉著有時間的他們一起去做想做和不想做,應該做的事情。

他們教我怎麼必要的待人接物,教我怎麼在走路的時候,昂首挺胸的勇往直前!做事的時候要果斷利落!……

我也影響著他們,心態平和,情緒穩定,在不確定中再堅持一下,是我親自示範,耐心之後的收獲……

我即使偶爾做錯了什麼,他們也沒有嚴厲的批評和責罵,有的隻是溫柔的引導和陪伴!

反之他們無論誰做錯了什麼,我們都是一樣的回饋!

和他們一起大多時候就像照鏡子,能看見彼此看不到的自己!

我們互相理解,互相學習,一起成長!

在形影不離的期間,我們也有爭吵和意見不和,但是都沒有影響過,在彼此之間的相伴,相知的感情

我們都允許我們做自己,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達方式,自己的獨立包裝,自己的安靜與瘋狂……我們最終在意的,是彼此自己對自己的態度和用心

比如:其中一個朋友有一個喜歡的人,那個人對她很不好,隻有她自己覺得很好,有句話很對“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不僅是旁觀者,也是朋友,朋友的存在,在別人那裏不知道是怎麼樣的,但是在我們這裏,朋友是鏡子,當然也是鬧鍾

所以我們直接天天勸她換目標,陷入愛情中的人確實,想叫醒她,是有點困難,但是為了讓她清醒,也認清現實,我們都惡補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然後學以致用

最終以事實依據,讓她放棄自我欺騙的繼續

當我因為不該有的失誤,而輸掉一場分量相對比較重要的比賽時,自己跟自己生氣,將自己逼入死胡同,責怪自己掉以輕心,更內疚自己的失誤還連累了隊友

那幾天我一個人,除了上課,就是圖書館和宿舍,跟室友和其他任何人也不交流,第一天室友給我空間和時間,讓我自己整理心態和情緒

過了兩天,我的狀態依然沒有改變,室友和朋友,一起跑進我那個把自己逼入的死胡同裏,硬是生生給我拉出來了

我再不出來,有些人就準備好了,好像要打也得給我打出來

物理上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們的力也是實踐檢驗出的真理

或許這大概就是一起成長了吧,後來直到我們各奔東西,為各自的想要和生活忙碌著,雖然偶爾也會聚一起,吃飯出去溜達

但是人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一個不少,並且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我們之中真的是沒有一個人和誰互相聯係過,但是那段時間過後,再聯係,我們再見麵,看見彼此還是從前的模樣,該打打,該鬧鬧,該損損,這是很神奇的,也是真的很開心和欣慰的。

直到現在我們還是一如既往,遇見他們是我的幸運,我們之間不用刻意的去想措辭,不用瞻前顧後的表達,不用想誰誰誰會不會怎樣,更不用說什麼要不要糾結,要不要猶豫什麼……

因為這就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