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城玲與李上江、楚青在136所碰麵,袁城玲說道:“美洲及太平洋部通知我們,前段時間,他們偶然發現了一顆商業衛星未經授權,組網了幾十顆商業衛星,為地麵提供私密的通訊服務。”
“該通訊進行量子加密,經調查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都沒有實施這個行為,大家推斷可能為我們正在麵對的秘密組織所為。”
“現在要怎麼做?”李上江問。
“經過檢測這個衛星經過了後期改造,需要我們把它取回來研究。”
“據公開的報道,好像還沒有衛星回收技術啊?”楚青說道。”
“這個技術我們一直在研究,薑旭升將軍已經代表亞洲部主動請纓,UEA同意使用中國的最新技術,完成這個任務。”
“具體要怎麼做?”
“你去了就知道了。”
李上江和楚青兩人來到停機坪,有一架啟動的直8L直升機在此等候,他倆低頭避風走進了直8L武裝運輸直升機的機艙。
李上江和楚青兩人坐在機艙裏,機組駕駛員人員檢查著儀器,準備起飛。機組人員把發動機的油門拉到最大,發動機發出隆隆的轟鳴聲,機頭慢慢地向前推進,直升機緩緩地從地麵升起,越來越高,越來越快。
外麵的風聲和引擎的轟鳴聲混雜在一起,直升機緩緩地降落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飛機實驗場,李上江和楚青兩人走出機艙,看到了一片陌生的景象,飛機實驗場裏飛機有大有小停著。
一個人迎麵而來,試驗場政委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帶領他們走向機庫。
這個實驗場,有幾個無比碩大的機庫,隨著機庫門緩緩打開,一眼就可以看見裏麵有一架巨大的飛翼布局飛機被保護布遮蓋著,旁邊有一架縮小版的航天飛機。
李上江作為資深飛行員,也沒有見過這兩架飛機。
政委將兩人帶到巨大飛機的機頭下,示意工作人員揭開飛機保護布。
李上江和楚青抬頭望去,一架大型翼身融合的隱身飛機,它的外形猶如一隻巨大的鳥,翅膀展開,似乎隨時準備騰空而起,巨大的機頭與整個飛機融合成飛翼狀。
“這架最新研發的新型隱身轟炸機,采用了最先進的飛控係統和複合材料,具有全方位雷達隱身能力。它的機身采用複合材料製造,具有極小的空氣阻力,使其在空中飛行時保持穩定。此外,它還配備了最先進的飛控係統,可以實現自動化飛行。”
“旁邊這個是空天飛機試驗機,可以往返於地球與太空之間。”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轟20和南天門計劃中的飛機?”
“那是外界的提法,都是開發的新型飛機,代號還沒有最後確定,我們就叫他們為遠程隱形轟炸機和空天飛機。”
“試飛成功了嗎?”
“當然成功了,基本已達到設計要求。”
“這次請你們來,是因為你們最熟悉當前情況,你又是最優秀的航空兵,上麵想讓你來完成這個任務。”
“具體是什麼任務?”
“就是用這兩架飛機去把那顆衛星收回來。”
“待會技術人員會跟你詳細講解,前期你還要進行一些適應性訓練。”
“需要多長時間?”
“你是老飛行員,可能需要練習和熟悉空天飛機一個星期。”
李上江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與相關人員不斷探討操作要領,仔細研究機艙環境和儀器儀表,並與轟炸機進行了連體實驗,模擬脫離飛行和之後的著陸,以熟悉機艙環境,掌握操作技巧。他細心觀察,仔細記錄,把握每一個細節,以便在實際飛行中能夠更好地應用。
一個星期之後,所有的訓練和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李上江穿上了宇航員的增壓服,乘坐轉運車來到轟炸機邊上。
袁城玲也親自來到現場觀看整個過程。
隻見空天飛機被固定在巨大隱身轟炸機上,疊加停靠在飛行跑道上。
這時轉運車伸出一個梯子雲台,一個技術員陪同李上江坐上雲台,幫助李上江坐進了空天飛機的機艙內。
技術員幫助李上江調試了一下設備,一切就緒後,李上江戴好了空天頭盔,和地麵做了一個OK的姿勢。
隨著飛控台的倒計時,轟炸機點燃了發動機,慢慢加快了滑跑速度,一隻巨鷹馱著小鳥就飛上了天空。
到達近3萬米的高空後,轟炸機機頭向上傾斜,聯結架脫鉤後,李上江點燃了空天發動機引擎。轟炸機開始下沉,李上江緊緊抓住操縱杆,繼續駕駛空天戰機向太空飛去。
李上江駕駛空天戰機飛入太空,感受到自己開始漂浮起來。他可以看到那巨大的藍色地球形狀,它像一顆寶石般閃耀著璀璨的光芒。還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山脈、森林,以及漫天的白雲,這一切都讓他感到驚歎不已。
這時控製中心告知李上江,衛星發生了變軌,李上江也發現衛星和天空飛機不在一個軌道上。“控製中心,我已重新鎖定目標,請求改變飛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