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卿,起來,快起來。”
這時吉溫又跪了下來,說:“戶部侍郎吉溫鬥膽直言上奏,不敢懇求皇上開恩,隻求讓臣把話講完。”
“好,吉愛卿盡管說來,朕也恕你無罪。”
吉溫說:“謝主隆恩。貴妃娘娘乃女流之輩,識慮不遠,違忤了聖心,罪該萬死。陛下何必愛惜宮中一席之地,不讓娘娘在宮中受死,而遣送她返回娘家。這豈不是使貴妃娘娘在外麵受辱?”
玄宗感到吉溫講得很有道理,便點了點頭說:“兩位愛卿所言極是,你等先回去,待朕三思而後定。”
楊釗和吉溫剛走出勤政殿,楊釗便生氣地對吉溫說:“吉侍郎,楊某是請你在皇上麵前為貴妃娘娘美言幾句的,可是你卻說娘娘罪該萬死。這豈不是火上加油,挑起皇上對貴妃娘娘的不滿!唉,你這個人真是……”
“哈哈,人人都說楊皇親絕頂聰明,怎麼現在倒反糊塗起來了?這就好比行軍打仗,有時候可以正打正取,有時候可以正打奇取。像現在就是這樣。如果,我吉某人還像你這樣一味地懇求行嗎?吉某人說娘娘罪該萬死也是在情理之中,難道忤旨不該處死?吉某人現在把話鋒一轉,皇上英明自會懂得我吉某人的言外之意。”
楊釗聽後仔細地想了想覺得吉溫講得很有道理,他便用力地拍了一下吉溫的肩膀,說:“對頭,吉仁兄的腦殼硬是比我的好使!”
楊釗正在族兄楊銑的家中彙報麵聖的情況。這時,門子帶了宮中的一個小太監進來通報,說皇上已派張韜光送來禦前肴饌賜賞楊貴妃。欽差馬上就到,叫大家趕快出去迎接欽差。
楊氏兄弟姐妹喜出望外,便吩咐大開中門,在大廳準備好香案,點上蠟燭迎接欽差。楊釗又把嘴湊近楊銑的耳朵,叫他去吩咐楊玉環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去作。楊銑連連點頭,急忙跑進閨房告訴楊玉環。
不久張韜光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聖旨來到了楊銑府上,後麵跟著十幾輛運載禦前肴饌的馬車。楊府馬上大開中門放炮迎接欽差。
楊貴妃跪在香案的最前麵,楊家六個兄弟姐妹則跪在她的後麵,一起恭聽張韜光宣讀聖旨。
楊貴妃聽完宣讀聖旨後,痛哭流涕,說:“懇求欽差大人回去後稟報陛下:賤妾忤旨罪該萬死,蒙陛下隆恩,從寬發落,未令就戮。這幾天,賤妾閱讀四書五經,更深明大義。想到賤妾進宮深受恩寵,卻一再忤旨,罪該當死。隻求聖上下旨讓賤妾自裁。深思賤妾無法報答皇上的恩典,想到賤妾除了皮膚頭發外,其餘都是皇上所賜。所以,願意在死前剪下一綹青絲,聊報皇恩。”
楊貴妃說罷,就從袖中拿出一把剪刀,把頭發解開,將其披散在身後,像一股黑色的小瀑布起伏閃亮。她用剪刀在黑發上剪下了一綹青絲,雙手呈給張韜光。
楊貴妃說:“請欽差大人將這綹青絲帶回去給皇上,以此作為永別的禮物!”說完,楊貴妃已經泣不成聲,變成了淚人。
張韜光帶著這綹青絲回去複旨。玄宗聽完張韜光的彙報,雙手捧著楊貴妃剪下的那綹青絲,不禁淚流滿麵。他命令高力士馬上趕到楊府,把楊貴妃接回來。
高力士終於將楊貴妃接進了興慶宮。楊貴妃披頭散發,不施粉黛,穿一套黑色衣裙,跪伏在地上,隻是不停地流著眼淚。
玄宗老淚縱橫,走上前將楊貴妃扶起來,一把將她抱在懷裏。
這時楊貴妃才大聲地哭了起來,說:“嗚嗚……臣妾罪該萬死。”
玄宗用手捂住她的嘴巴,立即叫宮女扶她去沐浴,再為她梳妝更衣,換上貴妃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