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裏安木村!我們又回來了!”參加過第一期的固定嘉賓們,站在大巴上齊聲大喊。
“看到我們所在的這個大巴了嗎?這是咱們安木村的公交大巴,被咱們暫時包了。”方綿綿搶過話筒,當起了臨時主持。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在鋪子裏果鎮的乘車點,從這裏到果裏安木村,要經過三個村子。”於師詩接過方綿綿遞過來的話筒,講解。
“村子的道路已經通車一段時間,隻要是途經的村落的村民,都可以乘坐咱們的大巴車,來返於鎮上。”於師詩拿著話筒繼續跟直播間的觀眾嘮嗑。
梁宮漢在一旁提示彈幕上的問題。
“大巴一共有四輛,每半個小時去城裏一趟,乘車的費用是兩塊錢。”於師詩選擇回答網友們關心的話題。
“於總,有彈幕問,司機師傅的工資是多少?運營收入的費用都用來做了什麼?”梁宮漢念著彈幕上網友的提問。
一些熱心網友比較關心這個。
村裏的四輛大巴,能養活那麼多司機嗎?
還有車輛能運行多久?會不會中途停運。
畢竟都是虧本買賣。
“這得問司機師傅自己,師傅您一個月是多少錢的工資啊?”於師詩打聽。
“我?我是安木村的,以前在縣裏麵開公交車,現在回到村裏給村裏開車,一個月將五險一金都除掉,還有六千塊錢,足夠了。
我們一共八個人輪班開,早上七點開始發車,晚上七點下班。”司機師傅哈哈一笑說起情況。
工資蠻高的,而且隻需要上半天班就行。
比之前輕鬆很多。
工資還比之前高一些。
“咱們每個車都有配一個售票員,工資是五千三,她們就沒輪班的。
至於每天收費的錢,都是直接交到村裏去了,用於以後公路的維護。
咱們的這個車是電車,不燒油。”司機師傅說完便專注駕駛。
“咱們接著聊,大家再次來安木村有什麼感想嗎?”方綿綿采訪起謝俊軍。
“感想啊,挺多的,咱們走了也沒多久吧,這山裏的變化挺大的……”謝俊軍拿起話筒,滔滔不絕說出自己的感想。
時間一晃而過,車輛停在安木村的停車場。
那裏還有一輛公交車在等候客人。
一座兩層樓的圖書館就坐落在停車場旁邊。
圖書館旁邊還有一個三層的樓房。
是於氏集團援建的一個村醫院。
醫院還在裝修當中。
再往後走,能夠看到一個快遞站。
已經開始投入使用,這個綜合快遞站,可以收發多個快遞公司的快遞。
方便了附近村落的百姓,收發快遞。
“變化好大啊。”劉思琪望著已經徹底改變的村子感歎。
她記得這裏之前是一個荒土坡來著,全是亂石和雜草。
想不到,直接改建成了停車場和三棟建築。
“歡迎!歡迎於總還有各位再次來到我們果裏安木村。”老村長帶著村民代表出來迎接。
“老村長好啊,一段時間不見,您看起來精神多了。”於師詩走上前,和六十多的老村長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