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提交給張誌遠的幾篇文章,最終都通過了終審,跟李青檸一樣,她也成為雜誌社的簽約作者。
“成玉,稿費要等文章正式發表過後,才能結算給你,不介意吧?”
當成玉聽到張誌遠這樣問的時候,完全沒掩飾自己的興奮,“稿費”這兩個字讓她眼睛都亮了。
還有稿費!
“不介意,不介意。”成玉想著,還怕這雜誌社跑了不成。
張誌遠和李青檸都無法體會到,這個稿費對成玉來說意義多麼重大。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吃的基本都是家裏自種的,根本沒什麼需要花錢的時候。進城後,頓頓飯都要花錢,剛開始的時候,她對價格非常敏感,哪個菜要五分,哪個菜要一毛,有時候還有特價菜一兩分就可以買到。
然而,她和高興都是沒有收入的人。
她連高興都沒告訴的是,她悄悄地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設,才適應這樣的生活。
一直以來,公公婆婆也不主張他們出去找活兒做,白吃白喝了這麼久,她終於可以帶錢回家了。
有了這樣的動力,成玉更加沉迷於創作。
高父高母見兒媳周末放假也是成天待在書房,兒子好像連續兩個周末也一天到晚見不到人影,不知道他在悄悄忙什麼。
高父很快就替兒子產生了危機感,兒媳一天比一天優秀,兒子卻還是遊手好閑,以前是因為他們要準備高考慣著他們,現在還這樣慣著,那就是害了他。
雖然高父知道以兒媳溫柔賢淑的品性,肯定不會嫌棄兒子,但他覺得,兒子小時候缺乏的管束,該還給他了。
高父一個人默默地琢磨這些事,並沒有與老伴說,這麼個不長進的兒子,有他一個人操心就行了,老伴兒好不容易清靜幾天,就讓她好好休息休息吧。
晚上,高興笑嘻嘻地進門,說自己買了烤鴨回來,晚飯他來做。
高父看著兒子這一副“家庭主夫”的模樣,有點恨鐵不成鋼,終於忍不住了:“高興啊,你這兩個周末都在外麵忙什麼呢?”
高興絲毫沒注意到老父親比平時略顯嚴肅的表情和語氣,還賣起了關子:“您先別急,等成玉出來再說吧。”
高父看到兒子這樣,一方麵想說他沒出息,心裏想的隻有媳婦兒,一方麵又想到這點好像是遺傳了他,從某個角度來說也算是一種優良品格,便壓製住了批評他的衝動。
高母看著老頭兒一副坐立難安的模樣,忍不住好笑:“你到底有什麼話要對兒子說的,看把你為難的。”
高興一聽,好奇道:“什麼事?我爸對我還有難以啟齒的時候?”
高父沒想到自己在兒子心裏這麼“不民主”,也不想白白背了這麼個形象,就直言道:“那我們先說正事吧!”
“什麼正事?”高興一臉疑惑。
“夫妻倆步調一致、共同進步,才能走得長遠,這你明白嗎?”
“明白啊!”
高興回答得非常坦然,高父是看出來了,這小子是完全沒覺得他跟他媳婦兒就快步調不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