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聯隊與日美聯隊即將展開激戰的前夜。
日本東京,在德川光成為宮本武藏安排的休憩房間之內。
房內光線黯淡無華,隻有幾根微弱的燭光閃耀著。
內部布置雅致,充滿了濃厚的曆史氛圍。
一身黑衣,腰掛黑鞘的大小雙刀,赤足,身高五尺九寸的宮本武藏正跪坐在一支蠟燭之前。
他肌肉結實,黑發垂肩,長臉盤,聳顴骨,臉上略泛青光,膚色潤澤如玉,丹鳳眼,細長如畫,與眾不同的是兩眼中放著一層黃光。
“喝!”
宮本武藏跪坐在地,忽然怒喝一聲,他手出如電,拔刀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隻聽一聲“唰”的聲響,仿佛他根本沒有動過一樣,仍舊坐在原地。
然而,他麵前的燭火慢慢分成四份,並沒有被氣流所卷滅,就像四隻閃爍的螢火蟲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後慢慢地消散。
他竟然通過刀的精準把控,將小小的燭火劈成四份。
這可見他對刀的駕馭已達登峰造極的地步,可謂神乎其技,讓人和刀融為一體的境界。
毫無疑問,他離那傳說中的無刀勝有刀,隻差了一步之遙。
不過話說回來,他之所以能斬開火焰應該歸功於他手中這兩件聞名遐邇的絕世寶物。
當初他從那位德川光成處獲得這兩把神兵利刃之後,無疑是如虎添翼。
第一個遭受無情斬擊的對象,正是久經沙場、修煉到了極致境地的華國武術高手——烈海王。
他的生命就在那兩把引人注目的名刀之一——“國虎”的劍鋒下終結。
(科普:名刀國虎,原型就是虎徹,具體長度半圓並沒有交代清楚,想來應該是把太刀,估計在90cm-120cm之間。
全名:長曾禰虎徹。
和絕大多數日本武士刀一樣,‘虎徹’一詞不僅是刀名,也同樣是該刀鍛造者的名字。
刀匠虎徹出生於佐和山城下,年幼時曾在關原合戰之後逃難至金澤,而就是在那裏,作為鍛造師的虎徹開始名聲大噪。
早前,虎徹自稱“古鐵”,用各種頭盔,廢棄的鐵釘熔化之後用來打造刀劍。
據說出自虎徹之手的刀,不僅做工考究,鋒利無比,在刀身的雕刻上也是別有匠心,是一把無論是殺人斬物,亦或是欣賞擺設都有著獨特工藝的名刀。)
而宮本武藏所持的另外一把名刀叫做“無銘金重”,他原本就是武藏生前的佩刀。
(科普:“武器—無銘金重,是使用二刀流的劍術家宮本武藏的愛刀,目前被收藏於日本熊本縣熊本市島田美術館。
無銘金重刃長70.1cm,但是它原本是更長的一把刀,進行了大磨,磨掉刀莖並將刀刃的一部分改成刀莖之後才變成了現在的長度。
也可以說這把刀原來是一把野太刀,最後被改成了打刀。)
“哢噠”
一扇樣式古樸的日式平推門被推開。
“宮本桑,明天就是交戰的重大日子,您現在感覺如何。”
推門進來開口問話的正是德川財閥第十三代家主,德川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