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的條件隨便提,別說一個就是十個徒兒也會一一照辦!”
可當師父文四海說出條件之時,所有的師兄弟都變得垂頭喪氣,他們知道龍書文這次想要參加全台灣自由搏擊大賽這件事算是涼了。
但是有一個人並不這麼認為,那就是龍書文。
“師父,君子一言可是駟馬難追,您這話當真嗎?”
文四海玩味的看著龍書文說道:“徒兒幾時見過為師食言而肥!”
龍書文麵露大喜之色。
“那師父我們就一言為定了!”
文四海直接擺開起手式。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其實,剛剛師父文四海提出的條件是,龍書文需與文四海進行一場對決,然而,條件則是龍書文需一個回合內保持站立,不得認輸。
這一個回合就是國際標準回合時間三分鍾,也是說龍書文保持三分鍾不倒地就算過關。
這場對決,眾人皆認定龍書文將會失利,師父文四海那就不用說了,因為文四海認定龍書文在自己手裏堅持不了一個回合。
他才會同意用這場比試為來決定龍書文可不可以代表四海武館參加全台灣自由搏擊賽的。
但是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年僅十五歲的龍書文以老辣的躲閃技巧和極強的抗擊打能力在師父文四海的手上硬撐了一個回合,而且場麵打得還不算難看。
盡管事後文四海並不情願,但話一經出口,就難以收回。畢竟,他作為一位宗師,對麵子看得比任何事物都更加重要。
就這樣龍書文帶著四海拳館的推薦參加了這次全台灣自由搏擊賽,並且以黑馬的身份殺入決賽。
最後逆風翻盤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成為當年台灣自由搏擊青年組冠軍,把象征最強的獎杯帶回四海拳館。
文四海的四海拳館水到渠成的成為台灣武術界的焦點,武術愛好者的聖地。
當時各家報社還以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為題,讓文四海連續上了好幾天的報紙頭條。
蒲扇一揮 教無數,功名成就在兒曹。
學生有成師何負,佳話傳頌到今朝。
當時隻要念起這首詩就會有人提到文四海,這讓文四海的聲譽達到了頂峰。
這一年裏,龍書文為師父文四海狠狠地長了一回臉,讓平時不苟言笑的文四海笑得合不攏嘴開心了很久。
自從龍書文為四海拳館爭得這座獎杯之後,四海拳館內的弟子都以龍書文為標杆,讓整個四海拳館充盈著一股蒸蒸日上的勢頭。
接下來往後四年,龍書文更是以一年拿回一座全台灣自由搏擊冠軍獎杯的節奏,讓四海拳館成為全台灣最炙手可熱的拳館。
而龍書文也以五年未嚐一敗戰績,傲視全台灣格鬥界。
成為當時年輕人心目之中的一個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