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小李的第一份工作就這樣草草收了,很膽小怕事,不敢沒有敢想敢做的那種氣魄,回來我才明白這或許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吧?隻能用或許這個詞語,因為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就這樣開始我的第二份工作,修車,窮人三大熱門,理發廚師修車。而我選擇了修車,沒錯,清晨還是老爸騎著電瓶車帶著我一家店一家店的慢慢問過去的,直到問了一家汽車店。在老爸的請求下我留下來了,老爸買了兩包煙,一包芙蓉王和一包17的黃鶴樓,老爸把芙蓉王打開給修車老板裝了一支剩下的一盒芙蓉王給我,對我說到,拿去空閑的時候給師傅裝煙,還有一包黃鶴樓就給修車老板了,就這樣開始了我的第二工作,2016年那時,剛剛滿15歲,修車工資一個月600塊錢,這些談好後,和老爸一起回去第二天早上上班,還記得是個冬天很冷,但是我心裏麵很高興,老爸陪在我身邊,有一個依靠。回去就準備著晚飯,因為母親要回來了,出門打工菜吃的很簡單,有時候就一碗麵,或者燉個魚,要想吃家裏麵的肉的話就洗出來,燉著吃也可以燉著吃,因為出來家裏麵都會讓帶肉的,試問誰出門在外不想家裏麵的吃的,飲食習慣不一樣,我記得我剛來江陰出去吃飯感覺就不一樣。這時候還沒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一個什麼樣決定。就這樣第二天早上7點起床上班,自己去的,那時候因為大多數還沒有出門工作,所以就我和老板兩個人,也沒有車要修。老板坐在電腦桌前,我就站在他旁邊不知道說什麼,就玩手機,玩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老板可能看不下去了,叫到小李啊,衛生搞一下,該掃就掃一下,掃完了過來教你補輪胎什麼的,衛生搞好之後和老板來到補胎這邊,老板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真的就像學校裏麵的老師一樣,我當時內心深處真的很感謝這個老板,後麵通過聊天才發現這個老板也是16歲就出來了,然後一直修車直到現在一直都在幹修車。修車老板他對我很好,印象最深的是是,吃午餐,因為那時候有一餐是老板店裏麵吃的,那時候膽小,飯桌上不敢夾菜,\\u0027隻知道低著頭吃碗裏的米飯,老板看見了,說了這樣一句話,小李啊,出來了就不是學校那樣子了,學校和社會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你出社會了就應該把學校裏麵的生活習慣忘掉了,社會不會因為你是小孩而對你客客氣氣,從你決定踏入社會這一刻開始,你就沒有當小孩的資格了。跟你講這些是因為我出來的時候年紀和你相仿,知道你心裏麵想什麼,你應該明白的。而後,就要看你自己了,你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你現在該怎麼做,這裏肯定有人好奇,這個老板無親無故的會對一個小屁孩說這些話?說了有什麼用?是的,不是因為我父親給他裝煙,現在回想起來大概也就是一個前輩看見了年輕時候的自己。給他一些建議,當然這對於一個剛滿15的小孩子來說,聽著說實話感覺天方夜譚,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聽天書吧。這時候小李還沒有意識到社會的殘酷,心裏麵笑嘻嘻的聽著所謂的道理,以為社會就是這個樣子。那簡直太好了吧,學校的高牆果然是困住了我,出來的選擇是正確的,回憶著校園裏麵的種種過往再結合現在處境,感歎學校裏麵真不是我該待的地方,就這樣第二個工作第一天在和修車老板的說教當中過去了,回到家爸媽也沒有仔細過問怎麼樣,學到了什麼東西,好像小李有沒有表達的意思。後來我才知道這叫留守兒童和父母溝通不了,就是那種不知道說些什麼,就是自己坐在那裏玩手機也沒有要和父母溝通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小李晚飯過後,收拾好盤子母親洗完碗之後,一家人就這樣坐在一起,小李就玩著手機,好似手機裏麵的東西是看不夠的,說到手機,小李出來工作第一個手機是奶奶在學校裏麵撿垃圾賣的錢給小李買的,這是小李要買的,因為奶奶撿垃圾是在學校裏麵那種垃圾坑裏麵,不知道讀者們學校是不是這種,類似一個小池子裏麵,奶奶就這樣站在垃圾堆裏麵一隻手一隻手的撿出了小李的初中生活費,當然小李那時候因為奶奶撿垃圾自卑,小李當因為是初一在另一個學校裏麵讀了半年再轉校過來這邊的,和這邊同學也不熟悉沒朋友,午飯或者早餐吃完過後就在奶奶撿垃圾這邊和奶奶聊天,聊一會奶奶垃圾撿完了小李就回去上課了,當時奶奶的年紀有60多歲了,腳不好,有骨質增生,小李的記憶裏麵晚上奶奶兩條腿就會疼,用手慢慢的揉,實在受不了就吃一片止痛片緩解一下疼痛。沒辦法要生活,就這樣一直到離開,小李奶奶這個病還是伴隨著奶奶。這裏有人要問了既然有病就去治啊,一直拖著不是越來越嚴重嗎?是的,小李的大爸,也就是小李爸爸的親哥哥,帶著奶奶去了大大小小幾個醫院,拍CT做檢查,流程全部都走了一遍,結果還是沒什麼用處,後麵就找偏方,土方子也就是,像吃那種鵝蛋一個有半斤左右的那種,奶奶也吃過。在小李記憶裏麵喝中藥奶奶有一段時間晚上連續喝,中藥裏麵有一些植物什麼的一大堆,有一次趁著奶奶沒注意小李偷偷喝了一口,咦,好苦。難怪奶奶每次喝藥都會吃一點餅幹之類的,然後一飲而盡。我是要說一家人誰最喜歡小李爺爺奶奶肯定排在最前麵,這也可能是因為年代問題,小時候我還記得上學的時候,那時候上一年級爸媽會給一塊錢去學校裏麵買零食吃,每次爸媽給了錢爺爺奶奶就會把小李拉到一旁,偷偷重新給一次兩塊錢或者一塊錢。這就是隔輩親吧。那時候爺爺奶奶還很愛小李。小李小時候牙疼,隔幾天就會疼的滿地打滾,像發瘋一樣到處跑,爺爺奶奶操碎了心,有時候淩晨一兩點鍾奶奶還要起來安慰我忍一忍,天亮了就去醫院了,乖,實在忍不住了就給一片止痛片緩解一下,好了過後就也沒去醫院。靠在奶奶的背上就睡著了。就這樣一直到初中。還記得有一次在屋裏麵的樓頂上鋪了一床被子,小李和奶奶睡在那裏。望著滿天的星星,很好看。夏天也不炎熱那時候還沒有手機就那樣躺著,耳邊有微風吹過的沙沙聲,伴入眠,現在也還懷念那時候,畢竟已經沒有睡過那種好覺了。在剛剛上初中那時候因為奶奶的骨質增生拿到了補助金半年好像有1000還是多少,後麵轉校了就沒有拿到過了。這也沒什麼,就是想不明白為什麼班裏麵有的人出了校門就上了他爸爸的車,用著補助金抽著煙,拿著三千多的手機,腳上穿著200多塊錢的鞋.或許是要麵子吧當時的答案就是這樣,沒想太多。修車第二天早上,一進門就看見三個人,一個是修車老板,還有一個是同學也是他合夥人,還有一個是老板小舅子。老板簡單介紹了一下就讓我跟著他小舅子一起學修車了,為了方便就叫他小師傅,嗯,當時也是這樣稱呼他的。就這樣跟著小師傅學修車,修車肯定要從洗車開始的,小師傅就教我洗車,小師傅的談吐有一種落魄大學生流放在十萬大山裏給人挖土的感覺,嗯,這是第一印象。後麵通過聊天才知道,小師傅上大學天天就是玩遊戲睡覺,吃飯,老三樣一直到大學畢業。現在修車也是他姐姐看他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直接安排進了修車店裏麵去的。小師傅這個人怎麼說呢,脾氣暴躁有點怪,或許是因為落魄大學生,他自己的想法是應該畢業了就坐在辦公室裏麵敲敲電腦,然而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