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寫我青春歲月裏在屈原工作也有一段日子了,今天是最後一節,感謝朋友們對我的關心與支持。
離開屈原,從情感上我是很悲傷的,不管在工作中有沒成績,但這裏也有我人生最美青春時期奮鬥的身影,有著一群相識、相知、相交的老朋友,有著許許多多關心幫助我的人生貴人,感恩遇見,感恩相助。
離開屈原後,因生活瑣事也到過屈原幾次,特別要感謝原來琴棋鄉領導及同事佘軍。我兒子上戶口時,因當時屬於計劃生育超生,加之我想將兒子戶口遷回汨羅老家,手續特別複雜,琴棋鄉書記、鄉長、佘軍兄弟也是對我伸出援手,幫我協調關係。特別是佘軍兄弟為我事多方協調,真的非常感謝。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人民幣,人人都喜歡。在屈原我遇見了許多良知益友,當然也會遇到一些不友好人士。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地方得罪了某些人士。屈原教育局在後來曾要求所有停薪留職人員返回教育崗位。因我雖在各部門輾轉,但都是借調,所以我本職仍應是琴棋學校教師。後來聽幾個離開屈原教育崗位的人說教育局都通知他們要回,可唯獨沒有通知我,當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此處不說名字)還與我曾共事,是工作失誤還是有意為之,我不清楚。我始終認為我回不回屈原繼續工作,這是我個人的選擇,但既然區統一要求離開崗位教師歸隊,那通知我歸隊也是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的職責。遺憾的是我從未收到過通知。
往事已矣,學會看淡一切也許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在1995年背著破舊行囊來到屈原,第一次婚姻失敗後又是背著破舊行囊離開了屈原,既沒賺存一絲財富,也不帶走一片雲彩,但在屈原工作的十年,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因為她凝注了我最美年華,留下了我青春的腳印。
感謝大家的關心,有緣我們在屈原再相逢。正如一位網友所言:一盞香茗烹歲月,半壺老酒品流年。
附:屈原管理區基本情況介紹
屈原管理區,作為嶽陽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前身為1958年圍墾而建的大型國營農場,2000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全麵行使縣級人民政府管理職能。現管轄兩鎮一鄉一個街道辦事處,總麵積218平方公裏,人口10萬。
屈原管理區以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命名,是屈原晚年生活之地、投江殉國之地。屈原管理區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被稱之為“羅子故都、端午源頭”,境內有2700年曆史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羅子國都城遺址。是楚文化入湘的第一站,湖湘文化的源頭,也是全球羅姓得姓之地;是祭祀屈原的聖地,端午民俗的源頭;是屈原主要作品創作之地,中國詩和文學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