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河流不斷(1 / 2)

北方一個規則,菱角分明的城市,華燈初上,華麗璀璨.......

那時,八十年代是一個機會時代,經曆了層層磨難,也是從曆史快速發展的時代。劉熏的爺爺奶奶就是從那個時代走來,撫養長大了劉熏的父親。

誰也想不到,在封建帝製的土地裏刨食,看天氣,順節氣的生活中,跌跌撞撞,磕磕絆絆,一路也算是差強人意的發展到了二十一世紀的鋼筋水泥,聳雲入霧的劍拔挺立大廈,一棟棟,一片片,聯袂在一起,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智能城市森林。

那時候,還是推崇知識和職稱的年代,國家剛剛恢複高考,那時的人們,還是較於迷惘和貧乏。

劉熏的爺爺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教育背景,生活狀況,走了過來。沒有過多的資源和關懷......

就是趁著國家大力發展的風勁,兩眼一抹黑的就慢慢的走了過來,一路上,沒有什麼大風大浪,沒有靚麗奪目,絢麗旖yini旎的風景,沒有諄諄zhun善誘和細微入目的係統學習。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泥腿子進城,看啥都是新鮮的。也就是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老一輩,老規矩的把劉熏奶奶娶回家,再像是覓食動物一樣帶大了劉熏父親。

劉熏父親,這是一個較好一點的條件了。畢竟,從一腳一跋涉的田地到幹淨整潔的水泥地,不容易。

時間流失,那時的劉熏的爺爺,父親,時不時也和現在的劉熏一樣,對於生活懵懵懂懂,期期盼盼,卻也樂在其中的隨著時間河流,一樣飄蕩.....

在事業,愛情,追求和挫折中,悲歡離合......

劉熏父親,名字叫做劉香,這是一個偏女性化的名字,但絕對不是像農村裏人說的那樣,賤名好養活。而是因為,劉熏的爺爺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大老粗,這樣的大老粗經曆了那樣的年代曆練,對於劉熏的父親劉香來說,脫離枯倦貧乏的生活,是他的追求之一。

劉香的身份證的名字不是叫劉香,而是叫做劉虎。因為他的父親想他兒子像他一樣虎背熊腰,做個一口唾沫,一口釘的聲名遠揚小城以及周圍村落的名人,好漢子。無論走到那個角落,荒蕪人煙的地方,都可以讓人敬畏,讓人喊一聲尊稱,做一個值得人民靠背的梁山好漢。他最值得讓人稱謂的是:一是自己鋼鐵一樣的硬身板,和雷厲風行的美譽形象。二是取了個城裏姑娘,從泥土裏找食吃的大塊頭了,變成了城裏能擔事的壯漢。

唯一不如意的事情,也有兩件:一是自己的虎兒,沒有像自己一樣,成為一方聲望頗威的名人。二是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不對付,南轅北轍的,還鬧出了劉香的外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的兒子不像自己一樣,目不識丁,反而真的成就了一個書香門第子弟.....這個外號,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那個時候,劉香可不想這樣粗魯莽撞的為人處世,他希望作為一個書香滿園的才華橫溢,出口成章的魅力四射的現代化人才。

劉香剛出生的時候,也是一個動蕩的時代。或者說,無論處於什麼時代,動蕩都是肯定的。隻是個人處於社會的接觸點不一樣,對於社會的動蕩的感應就是不一樣。又或者說,無論時代怎樣的跌宕起伏,對於一個個人來說,好像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順應著時勢,亦步亦趨的前進。當然了,這樣的前進,也是極其不普通的。

劉香從小就活在小城鎮上,沒有繁華和繁瑣的生活。像無數的同齡人一樣,過著像朝九晚五的學校生活,也有許許多多的雜音,也有許許多多的選擇和無奈,也有很多作為一個青年的迷惑和冒險,這冒險甚至可以說是胡作為為,或者是小偷小摸。

作為90後,沒有什麼大悲大喜,曆經最大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生活。

沒有革命時期的轟轟烈烈和各色各樣的主義以及為了偉大事跡的拋頭顱,灑熱血。也沒有建國初期的混混亂亂,各路人馬的各種爭端。隻是也或多或少的感染了七八十年代的,激流澎拜.....

作為這一代人,好像還真是沒什麼大的波折。如果說有,曆經最大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生活。

在相對和平的年代,沒有了明目張膽的大規模事件,也沒有了那些敏感的政治傾向問題,這一代人,活的瀟灑,也活的實在,就是不知道感謝誰?也不知道這樣的漂浮的代價是什麼?對於上學的教育,這90之前,算是一步一腳印,還是一步一血淚?這90之後,怎麼就變得綿軟無力了呢?這樣的生活,是不是能有未來,還有兩說?就像修橋鋪路一樣,沒有時間的經年衝刷,沒有人敢保證這生活的質量和時效。

有人說,鏗鏘玫瑰和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以及百煉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