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真有天神守護嗎(1 / 2)

多個紀元以後,當他坐在九色金龍纏繞的寶座上時,他就會回想起那些痛苦的歲月。

從生命誕生的伊始,死亡就開始追趕,永生似乎是一個荒誕的話題。

新光鎮是處於華夏西部地區的一個偏遠小鎮。這裏的植被多為矮小的灌木叢,樹木則以鬆樹為主。

零零碎碎的石頭分布在各式各樣大石頭的周圍,而大石頭則以近乎完美的規律屹立在人們上山的路上,曆經千年風吹雨淋不變分毫。

這裏的山倒也甚是奇特,大大小小十八座完完全全和村民的家數一樣多。

一個村裏沒老婆的半失明老頭逢人就說這是天神派下來的的天兵是來守護我們這一村人的。

我也記不清他的全名了,隻知道他姓張,暫且叫他張老頭吧。

他這麼說倒也不完全無道理,因為每座山都幾乎為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提供了各種生存資源,有的山上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有的則是茂密的野草為成群的牛羊提供了一日三餐。

山也似乎如同這裏的人們一樣善良,毫不吝嗇,有牲口的餐料自然也得為人們準備一些。

每到秋季小孩就和他們的母親在雞鳴的催促下迎著東方的日出到山上去摘鬆果采野核桃,然後再拿到縣裏去賣。

生活雖然日出而作,日落才回,一成不變,磕磕絆絆,但這也是他們的生活啊。

這裏的勞動力們則大多數以挖煤為家裏提供主要的生存來源,通常他們都在白天睡覺晚上到煤洞裏去采煤。

李山山就和他的爺爺父母妹妹生活在這個閉塞且淳樸的小世界裏。

山山的爺爺每天都起得很早,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年紀大了睡不著,但直到山山後來經曆世事變遷改名換姓後他才明白。

爺爺或許真是因為年紀大了才睡不著的,因為爸爸媽媽的年紀也大了,每天如同牲口一樣勞作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雖然爺爺的年齡和村頭那棵筆直的老黃鬆差不多大,但他身子骨到還算硬朗,每天清晨他都要上山去找幾筐燒火用的木疙瘩然後再回來吃飯,兩杯小酒下肚後他就把他的羊群趕到山上去吃草。

山山的媽媽盡管年齡小爺爺很多歲,但卻從小體弱多病不識字。聽她說是由於小的時候生過一場病造成的,至於為什麼不識字的話,這到也沒什麼可深究的,因為這是一種現象,整個黃林村的女人都不識字。

據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還未經開辟,許多周邊物還沒有名字的時候,山神就對祭祀的先祖們說女子讀了書開了智,不利於家庭和睦,更不會去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村民們聽了後也就不準女子讀書識字了。

但根據另一種傳說又是最先山神帶走的女子是識字的,並且這個女子體態輕盈,肌膚如晴空下的白雪,烏黑的細發……山神為之心動遂娶她為妻。

而此間的山神正在修煉一種刻在獸骨上一種極為高深的功法。一日山神好友喚其飲酒投壺作樂,忘了將獸骨收起,恰巧這時被女子看見,

於是她迅速的看了幾遍將功法全部記在了心裏,過了半年後女子由於天資聰慧把神功練成逃跑了。

後來山神便立下了規矩,祭祀不要識字的女子。民眾以獻女山神為榮,後來竟阻止女子識字,慢慢的時移世易,一代又一代就沒有在識字的女人了。

老輩人茶餘飯後也以此為話題打發漫長的光陰,流傳市井坊間。

有的說山神怎麼可能這麼笨,把獸骨隨便亂放,又有的說女子不可能這麼聰慧半年就把山神的功法練成了……

深究黃林村女子不識字的原因甚是荒唐,但細諳則甚是有趣,世間萬千事本就如此。

思緒回到那個一頓要吃五大碗飯的山山爸這邊來。

話說山山的爸爸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滿頭的黑發如同鬆針一樣厚實野草般稠密。

黝黑的皮膚天生就像煤塊一樣黑的實在黑的踏實。他力大如牛強健有力的胳膊就如同村口長了幾年的黃鬆樹一樣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