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建興時期,京城青柳巷。
“鋪子開張了,快去搶!”乞丐群中不知是哪位喊了一聲,一群人蜂擁而上,衝進一間包子鋪,在那爭搶起來。
開這間包子鋪的是一對小夫妻,男人手忙腳亂的驅趕乞丐,雖然他四肢健全,但也比不上乞丐們人多勢眾,沒兩下被搡到旁邊。
女人在旁邊幹著急,直喚哎呦,真是造孽了,這群乞丐隔三差五就來打劫包子,報了官也不管用,那些官爺隻說都是乞丐,讓他們吃幾個包子又不是大事,浪費不了幾個錢。
這話說得真是好笑,那些個官爺怎麼不自己掏錢給這些乞丐一個容身之所,慷他人之慨倒是不含糊。
此時包子鋪對麵的牆根處有個瘦瘦小小的少年蜷縮著。
少年的牙齒緊磕在一起,目光略暗,他直勾勾的盯著對麵,心裏想起前兩天倚翠閣的老鴇,那老鴇與他說給他一兩銀子,讓他去當孌童,就不用當乞丐了,要是把貴人伺候舒服了,吃穿用度都少不了。
他拒絕了那老鴇,他知道孌童是個什麼玩意兒,曾經老乞丐與他說過,他們是乞丐隻是因為命苦,斷了手殘了腿的,沒有家人,才當了乞丐,咱們乞討,但求吃飽,別貪心,別想著去偷去搶,也別去做一個沒有尊嚴供人取樂的玩意兒。
老乞丐跟少年說這些就是怕少年去當孌童,畢竟少年相貌不俗,他也一直將老乞丐的話記到現在。
那老鴇見他如此有骨氣不免嘲諷他:“你現在當叫花子饑一頓飽一頓還不如去了我的倚翠樓當孌童,我給你一兩銀子是抬舉你,其他的孌童才三四錢,要不是見你生得好瞧,你真當媽媽我舍得?”
少年皮相確實生得極好,正值十歲有三,狹長的丹鳳眼,高挺的鼻子,一張薄削的唇因為氣血不足透著白,皮膚也異常白皙,倒沒有因為風吹日曬變得糙黃,隻是他實在太過瘦小,長年累月的吃不飽穿不暖,致使他看起來就跟十歲的孩童一般無二。
他臉上都是髒汙,看不出原本容貌,隻能說老鴇不愧是看人的行家,見少年不搭她的話茬,她知道事情成不了,冷哼一聲走了。
少年此時自言自語,語氣嘲弄:“老乞丐啊,我要餓死了,你看你,也死那麼早,都沒人能護著我了。”
老乞丐曾經也很年輕,他那天在平常蝸居的廟裏鋪好了草打算睡下,正是風雪交加的夜晚,他裹了裹勉強能遮住身子的衣裳,似是這樣就暖和許多。
卻在此時聽見一串匆匆忙忙的腳步聲,一陣窸窣聲過後又傳來一陣幼童啼哭聲。
聽了一會兒,他還是決定出去看看,他跛著腳慢慢走出去,果然有一個孩童,看著約莫四五歲的年紀,他半蹲下來,問那個孩童:“小孩,現在四更天,你怎麼會在這兒?你家大人帶你來的嗎?怎的就你一個人?”
孩童看到有人停止了哭聲,抽噎道:“我姑姑剛剛讓我先待在這兒別出去,她不知道去哪兒了。”
孩童指著旁邊的一個枯井,手上有幾道紅紅的勒痕,想來應該是他剛剛順著繩子爬上來的。
乞丐心中疑惑,怎的有人四更天帶著幼童來這個破敗的寺廟,這事有些蹊蹺,眼前這個孩童臉白白淨淨,穿得圓滾滾的,看著也是嬌生慣養的,想必他口中的姑姑是被人追到此處慌忙將他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