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王家的四個孩子一路從小學升到中學,再到大學。
芳芳是第一個離開家,奔向外地求學的孩子。她大學報的深市,學經濟。也是想著等畢業以後,就可以直接到自家公司來上班。
是的王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一個正規、產品多元的大公司,就連寫字樓都在雲市最繁華的地段建了一座。
芳芳一直到填報誌願,都沒有太明確的目標,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方向。
芳芳不像是嬌嬌,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興趣點。要說芳芳從小到大樂此不疲的事情,就是賺錢了。
隨著芳芳開學時間的臨近,王家的整體氛圍都跟著低沉下去。從一開始接到錄取通知書時的喜悅,忍不住朝著外人炫耀。到後來,不知道是哪裏刺痛了神經,突然開始歎氣。
擔心從小到大沒有離家多姑娘,能不能適應外麵的環境,能不能照顧自己,能不能吃得慣。
在大人們眼裏,芳芳還是那個沒長大的小姑娘,需要人捧在手心裏。
時間從來不等人,葉子綠了又黃,在人們不經意間,芳芳已經長得比趙蘭英還要高。
離別前的幾天,王家一切都以芳芳為主,菜是芳芳愛吃的,電視裏播的也是芳芳愛看的。王老太太也不管應不應季、麻不麻煩,這大孫女一出去就是半年,再回來就到年底了。
餃子、麵條、排骨輪番上陣,要不是上火車不方便,這些臘肉、小鹹菜,王老太太都想著給芳芳帶著去。
廚房裏“哐哐”剁肉,伴隨著有節奏的音律,四個孩子窩在沙發上膩歪。
嬌嬌抱著芳芳的胳膊“姐,你緊張嗎?我要是想你了怎麼辦啊?”
芳芳摸摸嬌嬌毛茸茸的頭發“很快的,我過年就回來了,過幾年你們也會出去上學的。”
芳芳沒有回答嬌嬌緊不緊張這個問題。緊張是一定有的,獨自一個人到陌生的城市,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
但更多的是憧憬,就像是幼鳥剛剛學會飛翔,就想要試著征服藍天一樣。
四個孩子從小到大,幾乎形影不離,這也算是他們開始要麵對的分別。在未來他們會與很多不同人相遇,也會與很多熟悉的人分離,有曾經的同窗、小時候的玩伴,還有家人。
兩個男孩子情緒沒有那麼外露,但對芳芳的不舍,並不比嬌嬌少。芳芳就像是四個孩子裏的大姐頭,以一拖三,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林傑和睿睿在沙發上切著西瓜,西瓜皮去掉,隻把中間西瓜子少的部分切成小塊。兩個人像是招待VIP客戶一樣,把牙簽也準備好,四四方方的西瓜塊經過冰鎮以後,一口咬下去透心涼。
芳芳開學出發時,嬌嬌她們已經開始上課了,也沒有趕上去火車站送行。僅僅是早晨非常的緊張的時間裏,不厭其煩的跟跟芳芳說“要記得給我們寄零食。”
這是幾個孩子說好的,芳芳去了深市以後,把深市特色小吃湊羅湊羅,能寄回來的寄回來。
深市沿海,有很多海貨,像是小魚幹、魷魚幹、各種海菜都是雲市沒有的。每次王家人去南邊出差,這些都是必帶的,時間長了南邊的客戶也就開始給王家寄這些海貨。
送著三個孩子吃完飯去上學以後,剩下的人就跟隨芳芳去火車站。
趙蘭英和王勝陽夫妻,跟隨著芳芳一同上了火車。這個時間段,火車上都是奔赴各地的學子,行李堆得滿車廂都是。
芳芳的行李也不少,從枕頭被褥到衣服化妝品,整整兩個行李袋,一些比較重要的證件,芳芳隨身帶著。
這還是精簡又精簡之後的,衣服隻帶了當季的,冬天的等著最後再郵遞過去。一些洗臉盆、牙刷準備去了學校再買,就不占用空間了。
芳芳三個人安頓好以後,隔著車窗玻璃跟擠在人群中的爺爺奶奶招手,芳芳想說幾句話,可車廂裏說話聲也不小,隻能放棄。
火車啟動緩慢向前,熟悉的人和場景逐漸消失在芳芳眼前,直到徹底看不見王老頭和王老太太的身影,芳芳才有心情打量起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