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簪綴翠,鑾鈴斷鳴。獨酌花間,翹首空亭。錦瑟嗚怨,醉漸天明。君未將至,曲徑獨行。
胭脂冷,噬骨情,草木腥。回眸驚夢鏡花影。馬蹄疾,硝煙定,終絕命。霜嵌恍覺冷若冰。
珍珠般圓潤的果兒,墜著晨間清露,在盛好的日光照耀下,顯得嬌豔欲滴。宮人將這些果子一顆顆擺放整齊,裝進精致的盤中。隻見那宮人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捧好,仿佛這是什麼驚世的珍寶。
她遠遠就瞧著有人過來,姣好的麵容上多出幾分愉悅。待到宮人將果盤放在桌上,她便迫不及待地便拿起來一顆。
一道清脆的開裂聲後,暗紅色的果皮由一雙凝脂玉手輕輕剝開。指尖輕捏,把那細膩多汁的果肉,慢慢地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宮門外,一路塵土飛揚。快馬疾馳而來,從最初隱約的影子,逐漸映入眼簾。旁人細細打聽過才知道,那人是來運送今年江南新采集的新鮮荔枝。
生不逢時,隻是安定不久,便亂事四起,江山社稷遭受到極大威脅。最無辜的人們,仍舊是什麼都未做過的普通百姓。
可閑言碎語最多的人,亦是這些百姓。時下世人皆道,都是那女子禍國殃民,惑君之罪,死有餘辜。
所有的指責謾罵,盡數由她一人擔起。千古罵名,終究難以洗刷。這一切本該由他承受,但是他卻從此成為民間讚揚的君主,苟且在她的擋箭牌之下。
於是,她被作為政治中的犧牲品,一步便踏入刀山火海。此刻她還應當存有什麼心思呢?隻是暗自冷笑一聲,既然這般無情,相逢何必曾相識啊。
或許他在當時,的確有幾分不舍,最後卻依然敗在了自己的私心上。本應有一個美好結局的愛情故事,被他親手埋葬。
如同有人所講的那樣,拿著宿命當作借口,選擇了放棄,或許不是因為不夠愛,隻是因為不夠擔當罷了。
風煙俱淨,她在長阪毅然決然地自盡而亡。沒有竇娥的六月飛雪,沒有上蒼的傾盆大雨,更無人為她訴說冤情。
她絕不該生於這樣的時代,既朝中動蕩,又天下紛亂。她本是要被當作掌上明珠的,像宮人那般,小心翼翼地。她願意相信的情深意切,在生死抉擇之間,也不過是一個笑話。
莫說世人貶斥她。在她眼前,僅僅是一層隔住情愛的細紗薄紙,一觸即破。他也是。即使最初再如何誠心相待,百般寵愛,終未能救她於水火。
也對,他也隻不過是順應民心而已。世人無法改變自私的本性,首為己,次為人。許多被迫成為介質的無辜者,大都源於他們的私心。
世道無常,史書典籍沒有給予她公正的說法,所謂的形象已然定型。固化的思想難以更改,她大概不會被重新記載了吧。
世間情為何物?不可逃之物。難以逃避,無處躲藏。然而沾染一刻便終生成癮,萬劫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