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建德十八年四月,夕陽西下,古老的京師,大街上人流稀疏,有一種遲暮之感。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四月份本該逐漸炎熱起來,但受小冰河期影響還有些寒冷。 寒風陣陣吹過來,街上的行人將衣服裹了裹,走的更快了,夕陽西下,最後一抹落日餘暉撒在承慶宮上,紅磚黃瓦的宮牆上,一個少年郎拿著千裏鏡饒有興趣的目視遠方。他叫朱慈昭,是一名對大夏曆史有著機身研究圖書館管理員,他是三年前原身落水身死後穿越過來繼承了記憶,來到這個朝代還是很興奮的,大夏雖然弊病頗多,但就憑“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割地,不配款。”這樣的骨氣就值得尊敬。 大夏傳到朱慈炤父皇手上正興帝朱徹已經是四位帝105年了,大夏開過皇帝,夏高祖朱文卿,微末出身,年輕時曾出家為僧,做過流民,乞丐。參加義軍反抗前元暴政,一路過關斬將,掃蕩犁庭,推翻前元,這一切隻用了 不到15年,就從一個乞丐成為皇帝,上位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帶頭節儉,僅僅十多年就恢複了國力,晚年治貪也殺一大批官員,不過根其開國的文臣武將即使犯罪也 留了一絲希望,最多圈禁。大夏第二任君主,朱毅德,是有史以來位置最穩的太子,有史以來地位最穩固的 太子,在高祖禦駕親征,北巡期間充分放權,給其兵權,罷免官員的權利,允許其使用皇帝的權利,最終執政十五年,繼續執行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在其執政期間開創了“文懿之治” 第三任皇帝朱鎮,在其祖父和其父親治理之下,其沒什麼大事需要操作,韃喇入侵在宦官建議下,認為韃喇在高祖,和其父麵前不堪一擊,隻需要代領幾十萬大軍便可擊潰韃喇,輕敵冒進,韃喇軍放過頭軍,直擊中軍,活捉朱鎮,大夏麵臨存亡,朱鎮之子,成化太子,知道自己不知兵,充分信任英國公,最終在英國公的領導下和五路勤王大軍下韃喇被一舉擊潰,並且大夏偵察兵在亂軍中救回朱鎮,朱鎮受到驚嚇回宮後不久便去世,大位傳與太子,改年號建武,在任期間,大力發展民間經濟,確也寵幸宦官,晚年三大征雖然成功但其極大消耗了國力,確未得到什麼利益,其末,南方土司作亂,禦駕親征以雷霆之勢斬殺了作亂土司首領,班師回朝路上病逝。傳代太子之首,也就是朱慈炤父皇朱徹之手,大夏漸漸走了下坡路,南有土司作亂,北有韃清,內有農民軍起義,不過24歲這位年輕的皇帝白頭發甚多。思緒飛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既然上天讓他回到這個年代,必定要阻止韃清入關,不然我夏人卑躬屈膝。“太子殿下,您怎麼又在這裏”一身華服的太監邊跑邊喊。
第1章 這樣的大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