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走近細胞
第 1 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生命活動離不開 細胞。 除 病毒外 ,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各類生物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的關係
(1)單細胞生物:依靠 單個細胞就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如細菌、藍藻、草履蟲、變形蟲等。
(2)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 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係列複雜的生命活動,如絕大多數動物、植物和真菌。(3)病毒: 不具有 細胞結構,主要由 蛋白質 和 核酸 組成。 不能 獨立進行生命活動, 必須 寄生 在活細胞中,借助宿主細胞的物質和結構進行繁殖,表現出生命特征。如噬菌體專一寄生在 大腸杆菌 中,HIV 主要寄生在人體的 T 淋巴 細胞中。
3.多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基礎
(1)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的基礎: 細胞代謝。
(2)生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的 增殖、分化。
(3)生物遺傳與變異的基礎:細胞內 基因的傳遞、變化。
4.生命係統的結構層次
(1)多細胞動物生命係統結構層: 細胞→組織→器官→ 係統→個體→ 種群→ 群落→ 生態係統→生物圈。
(2)多細胞植物沒有 係統層次;單細胞生物沒有 組織、器官、係統層次;一個單細胞生物既是 細胞層次,也是 個體層次,如一個大腸杆菌、草履蟲、變形蟲等。
(3)最基本的生命係統是 細胞,最大的生命係統是 生物圈。組成細胞的原子、分子,以及病毒 不屬於(屬於/不屬於)生命係統的結構層次。
5.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在 細胞內 或 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
6.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 單細胞生物
第 2 節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1.【實驗】顯微鏡的使用
(1)顯微鏡放大倍數= 目鏡 放大倍數× 物鏡 放大倍數。顯微鏡放大的是物像的 長度或寬度 ,而不是麵積或體積。
(2)目鏡與物鏡的判斷①目鏡: 無 (有/無)螺紋,放大倍數與長度呈 反 比。②物鏡: 有(有/無)螺紋,放大倍數與長度呈 正比。
(3)顯微鏡使用原則①先用 低倍鏡觀察,再用 高倍鏡觀察。②低倍鏡下先用 粗準焦螺旋,再用 細準焦螺旋; 高倍鏡下隻能用 細準焦螺旋。
(4)高倍鏡的使用方法①找:在 低倍鏡下找到要觀察的目標;②移:移動載玻片,把目標移到視野的 中央;③轉:轉動 轉換器,換上高倍 物鏡;④調:清晰度調 細準焦螺旋,亮度調 光圈和 反 光鏡。注:把視野調暗:使用 小光圈、 平麵鏡;把視野調亮:使用 大光圈、 凹麵鏡。
(5)“物”與“像”是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關係,即把“物”翻轉 180°後就是“像”。如玻片上有“上”字,則視野中看到的是 ;玻片上有“P”字母,則視野中看到的是 d。